Na<'+>-H<'+>交换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其相关机制,并探讨Na+-H+交换抑制剂(HOE642)对心肌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影响。 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n=6),即第一组(缺血前组)、第2组(单纯缺血组)、第3组(缺血后35分钟再灌注组)、第4组(缺血后1小时再灌注组)、第5组(缺血后5小时灌注组)。测定各组缺血前心功能参数。应用组织病理学及特异性兔抗SS-DNAlgG抗体染色法及电镜技术,测定其各阶段心肌细胞凋亡。应用RT-PCR测定各组bcl-2,bax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各组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以第4组(缺血后1小时再灌注组)为对照组,以加入Na+-H+交换抑制剂HOE642时间不同再随机分为A组(n=6)(缺血前给药HOE64210umol/L)测定各组缺血前及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各参数情况。应用组织病理学及特异性兔抗SS-DNAlgG抗体染色法及电镜技术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应用RT-PCR测定A、B组bcl-2,bax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技术测定A、B组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 结果:第1-5组中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发生,以第4组阳性细胞(凋亡细胞)发生频率最高,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cl-2,baxmRNA表达,蛋白表达各组均有,bcl-2mRNA表达第4组最弱,第2组最强,baxmRNA表达第4组最强,第1组最弱,其bcl-2蛋白表达,第4组最弱,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心功能恢复率及阳性细胞检出率、bcl-2、baxmRNA表达,蛋白表达与第4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心肌I/R中,细胞凋亡诱导在缺血期就已发生,再灌注可明显加速细胞凋亡发生。Na+-H+交换抑制剂能明显改善心肌I/R损伤的心肌保护效果,并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给药时机为缺血前应用,再灌注期应用无效。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皮肤衰老包括内源性自然衰老和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后者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所致称光老化。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是产生皮肤光老化的主要因素。UVA主要作用于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时皮肤组织结构、含水量、光滑度、弹性和顺应性均下降。组织学表现为表皮有厚度变化如萎缩或增生,并伴有真皮细胞及基质的改变。皮肤的老化影响美观,引起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随着环境污染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