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畸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已经成了我国人民的共识,住房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房住不炒”,到2017年全国各城市先后出台两百多个调控房价的政策措施,就说明房价过快上涨这一社会问题也同时受到政府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借由征收房地产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提法由来已久。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的提出时机,正是房价迅速上涨的年代。2011年,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在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开始试点,也有着抑制炒房行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而现在,社会舆论以及部分学者仍对此寄予厚望。从房地产税的推进速度方面看,政府正在加快这一进程。房地产税的立法问题已经于2014年、2018年和2019年先后三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开征房产税、改善现有房地产税制又被寄予改善人民居住问题的厚望。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对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的理论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我国房地产税体系和房价波动的现实状况分析,对全国层面的房产税与房价关系和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在试点城市的政策效果进行的定量分析,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首先,对房产税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区分了几个易与之混淆的概念,分别用税收调控理论、税收的非中性理论、用者自付理论、负税能力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溢出效应理论说明了房产税征收和房产税调控房价的理论依据,并梳理了我国房地产税体系的历史演进,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房产税将成为未来主体税种的趋势。其次,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和现金流量模型分析的基本经济范式,刻画了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再次,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房产税与房价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差分出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效果。最后提出房产税应使用阶段化的功能定位、开征应以精确评估房产价值为前提、房产税应与其他调控政策相配合,并坚持顶层立法、地方主导实施的一城一策方案等政策建议。通过对我国房产税影响房价的机制分析及其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一定的作用,虽然房产税会通过提高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房价,但是开征房产税对房价增长的总效应仍然为负。有鉴于此,应在加快房产税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全国范围内开征以个人住房为税基的房产税,同时房产税的具体征收政策应与其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相协调以稳定市场预期,此外,应将制定房产税政策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房地产市场的形式合理借鉴沪渝两试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