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诊断》和《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我国《疟疾的诊断》(WS259-2015)和《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26345-2010)标准贯彻执行情况和标准实施存在的问题,为上述两标准的实施、修订和宣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云南、浙江和辽宁三省共39家各级疾控和医疗机构的疟疾防治工作人员。现场调查以上三省每省各两个县,每县走访县级疾控1家,县级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2家。收集调查对象对两个标准的知晓情况,使用情况,标准的适用性及对标准实施的建议等。②收集云南、浙江、辽宁三省2015-2016年疟疾病例个案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对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数据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初诊机构分布、实验室诊断机构分布、检测方法应用情况等。结果:①《疟疾的诊断》(WS259-2015)标准的知晓途径以自主查阅为主,占53.17%(151/284)。标准中主要指标的知晓率为72.09%(217/301)。标准内容5个核心问题中,“疟疾临床表现”和“疟疾诊断类型”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6.54%(110/301)和39.53%(119/301)。使用频率中,“偶尔使用”此标准的比例居多,占41.22%(122/296)。标准的适用性评价中,认为该标准完全适用的比例为92.36%(278/301),认为该标准需要修订的比例为6.64%(20/301)。调查对象所在机构均采取了相应措施以促进标准实施,100.00%(39/39)的调查机构开展了显微镜镜检,84.62%(33/39)的调查机构开展了疟原虫抗原检测(以下简称“RDTs”),20.51%(8/39)的机构开展了核酸检测。共收集了 67条实施建议,主要集中在标准配套、支撑条件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两方面。②疟疾病例初诊机构分布比例为:医疗机构(79.43%,1255/1580),疾控机构(15.19%,240/1580)和其它(5.38%,85/1580)。其中,云南省主要分布在乡镇卫生院(38.78%,394/1016)、县级医疗机构(18.90%,192/1016)和县级疾控机构(18.21%,185/1016)。浙江省主要分布在县级医疗机构(40.00%,176/440)和地市级医疗机构(18.41%,81/440)。辽宁省主要分布在地市级医疗机构(65.32%,81/124)。医疗机构疟疾病例初诊正确率为73.63%,疾控机构初诊正确率为97.5%。疟疾病例实验室诊断机构分布比例为:医疗机构(64.11%,1013/1580),疾控机构(30.76%,486/1580)和其它(5.13%,81/1580)。其中,云南省主要分布在乡镇卫生院(35.24%,358/1016)、县级疾控机构(29.43%,299/1016)和县级医疗机构(19.38%,197/1016)。浙江省主要分布在县级医疗机构(32.27%,142/440)、地市级医疗机构(21.36%,94/440)和县级疾控机构(18.41%,81/440)。辽宁省主要分布在地市级医疗机构(47.58%,59/124)和地市级疾控机构(37.9%,47/124)。三种疟原虫实验室检测方法应用:各级疾控和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为显微镜镜检和RDTs,目前疟原虫核酸检测尚不适用于疟疾临床诊断。疟疾病例中,显微镜镜检法使用率为99.62%,RDTs使用率为85.32%。84.94%(1342/1580)的病例同时应用镜检和RDTs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14.68%(232/1580)的病例单独应用镜检法进行诊断,0.38%(6/1580)的病例单独应用RDTs诊断。疟疾病例的发病-初诊时间平均为2d,初诊-报告时间平均为1d,发病-报告时间平均为3d。③《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26345-2010)的知晓途径以自主查阅为主,占48.33%(130/269);标准中主要指标的知晓率为73.17%(210/287)。使用频率中,以“偶尔使用”此标准的比例居多,占38.33%(110/287)。使用用途中,将其应用于“疟疾防治常规工作”的比例最高,为63.80%(141/221);应用于“考核达标参考”的比例仅为17.19%(38/221)。标准的适用性评价中,认为该标准完全适用的比例为94.77%(272/287),认为该标准需要修订的比例5.23%(15/287)。调查对象所在机构均采取了相应措施以促进标准执行。共收集35条关于标准实施的建议,均集中在标准配套和支撑条件方面。结论:①《疟疾的诊断》和《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在指导现场疟疾病例的诊断和消除疟疾考核验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疟疾的诊断》(WS259-2015)发布实施以来,各级疾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改版后标准内容指标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对标准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亟需开展标准的解读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继续加大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力度。③《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26345-2010)发布时间相对较长,随着我国消除疟疾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及国家消除疟疾政策的不断更新,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对该标准的培训与宣贯,保证标准的切实实施。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锡林浩特市牧民因“扶贫”政策从牧区搬迁到位于锡林浩特市郊区的欣康村牧民为例,从人类学视角分析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论述牧民在新的生活环境如何适应生
随机化的临床试验是对药物等治疗手段进行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提供有关药物疗效、受益人群甚至有害人群等信息。对某种药物表现出同一类治疗效果的受试者称为一个亚群,从临床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初随着一些抗结核药物的陆续出现,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从自上世纪40年代链霉素应用于结核病治疗,以及随后一线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乙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产品缺陷检测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磁瓦作为永磁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目前在大多数磁瓦生产过程中,对磁瓦质量的检测仍以人工目视检测为主,这种检测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标准不统一、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此外,由于磁瓦表面缺陷种类较多,表面纹理复杂且对比度较低,传统的视觉检测与图像
围产期奶牛易发能量负平衡,游离脂肪酸(NEFA)被大量释放在肝脏内酯化形成甘油三酯蓄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将甘油三酯运出肝外是清除蓄积的主要方式,胆固醇是合成VLDL的主
热河曾分属于河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历了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日伪政权、中国共产党等不同政权的交叠更替。热河报刊以汉、蒙、日等多种文字为载体,地域性强,具有
在贸易自由化、投资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企业进行跨国贸易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也通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2018年,中国成为
目的随着环境气候的改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大量的治疗
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阅读”时代。如今,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移动设备上阅读各种信息。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他空余时间的可用性,这往往决定了其个
潜液式深冷电机(Cryogenic Motor),主要是指浸没在温度为-183℃(90K)液氧(Liquid Oxygen简称LOX)、-161℃(112K)液态天然气(Liquid natural gas简称LNG)和-196℃(77K)液氮(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