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现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发展前列,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日益显现,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同时,不稳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如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升级等,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使其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运营成本上升、产业升级较慢、虚拟经济对其挤压加大等,我国经济发展总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为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成为必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水平。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中,金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我国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体系所起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研究金融发展时,不应该只关注于金融发展的深度,还应该着眼于对金融广度的关注。金融包容着眼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宽金融的发展范围及加深金融的发展深度,因此,本文研究中国金融包容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中国金融体制持续深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双重目标的实现有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本文以金融包容为研究视角,研究样本选取为2006-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金融包容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以考察金融包容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内在路径。依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研究框架进行阐述,其次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具体分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现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时,发现当前以中国金融包容为研究视角来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不足。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包容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对金融包容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作简要说明,其次对国际上常用的测算金融包容的指标体系进行梳理,然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以期为本文对金融包容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提供借鉴。最后对金融包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说明。第三章,中国金融包容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测算出中国的金融包容指数,以此对中国金融包容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介绍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及其特征,总结其现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中国金融包容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对金融包容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其产生影响的内在路径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来看,金融包容指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即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存在着差异性,并且金融包容主要通过影响技术效率来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五章,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中国目前金融包容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关于金融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期望能够改善中国金融发展现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作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缺少对于金融包容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研究两者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在选题方面比较新颖,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二是本文不只是局限于研究金融包容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金融包容对这两个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以期从更深层次描述和揭示金融包容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