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患侧艾灸镇痛效应对比及与P2X7受体关系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艾灸健侧与患侧足三里穴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小鼠痛阈的影响及与 P2X7受体关系。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清洁级,体重20±2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造模组以完全弗氏佐剂于足底注射诱导形成炎症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四天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灸患侧组、模灸健侧组、A438079健侧组、A438079健侧组、模灸患侧+A438079患侧组、模灸患侧+A438079健侧组、模灸健侧+A438079患侧组、模灸健侧+A438079健侧组;模灸患侧组、模灸健侧组于相应“足三里”穴位给予温和灸干预30min,A438079健侧组、A438079健侧组于相应“足三里”穴位处注射A438079,模灸患侧+A438079患侧组、模灸患侧+A438079健侧组、模灸健侧+A438079患侧组、模灸健侧+A438079健侧组分别于相应“足三里”穴位处注射A438079后再进行温和灸30min;镇痛效应测定分别于测定各组在造模前、造模后(干预前)、干预后2小时内各时间点的热痛阈值;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并用GraphPad Prism6.0绘制数据图。  结果:  1.炎症痛模型小鼠艾灸镇痛效应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以及其他各时间点的痛阈值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灸患侧组和模灸健侧组小鼠痛阈值明显升高,模灸患侧组在灸后30min、60min、90min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灸健侧组在灸后30min、60min、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艾灸患侧与健侧镇痛效应对比  模灸患侧组与模灸健侧组小鼠痛阈在灸后痛阈值均明显升高,二者痛阈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穴位患侧与健侧足三里局部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镇痛效应对比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A438079患侧组、模型+ A438079健侧组痛阈在造模后痛阈值均有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438079患侧组、模型+ A438079健侧组痛阈在治疗后痛阈均有升高;模型+A438079患侧组在注射 A438079后小鼠痛阈升高,可维持至90mi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 A438079健侧组在干预后第90min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 A438079健侧组与模型+A438079患侧组相比,疼痛阈值降低,且在30min、60min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4.P2X7受体拮抗剂对艾灸患侧与健侧镇痛效应影响  ①与模型组比较,艾灸患侧+A438079患侧组干预后痛阈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患侧+A438079健侧干预后30min痛阈值升高(P<0.05),之后明显下降,60min、90min、120min、150min各时间点与造模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健侧+A438079健侧组干预后痛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健侧+A438079患侧组干预后痛阈无明显改变,与造模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艾灸对炎症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  2.艾灸患侧与健侧镇痛效应相近;  3.局部P2X7受体参与艾灸镇痛效应的发挥:①抑制患侧穴位局部P2X7受体后,患侧和健侧施灸,艾灸镇痛效应均受到抑制;②抑制健侧穴位局部P2X7受体后,患侧施灸,镇痛效应减弱;健侧施灸,艾灸镇痛效应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疏肝解郁活血法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按照月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大组,并在每一大组中设立疏肝解郁活血大、中、小剂量组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为老年眩晕的中医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为进一步提高老年眩晕中医诊疗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
目的:肥胖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代谢疾病,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基因及环境因素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焦点,世界上已有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肥胖人脂肪组
学位
目的:通过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介导咖啡因削弱电针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明确咖啡因削弱电针镇痛效应;以lnc RNA及其调控靶基因为切入点,探讨咖啡因削弱电针镇痛效应机制,筛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综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在回顾近十年来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
目前,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防治肝癌前病变尚无疗效肯定的西药,中药复方在这些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优越性.既往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保护肝细胞功能,逆转酒精性肝纤维化,和抗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