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伏案工作人群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enhuang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伏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会导致人体肌肉的过度疲劳,导致腰椎和颈椎的发病率增加。因此对人体长时间伏案工作过程中肌肉状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人体长时间伏案工作过程中颈肩背部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性。本研究采用JE-TB0810肌电采集系统对健康人群和腰部患病人群长时间伏案工作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实验中测试的肌肉为颈肩背部的颈伸肌、斜方肌、竖脊肌和背阔肌。实验过程中要求受试者坐在办公环境中正常工作两个小时,每隔五分钟对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15分钟时刻除外),并要求受试者进行根据自身疲劳情况进行主观评价打分。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值AEMG(平均肌电)、IEMG(积分肌电)和MPF(平均功率频率)对健康人群男女差异性、左右对称性、健康人群和腰部患病人群颈肩背部肌肉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对颈肩背部肌肉随时间的疲劳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ARV(平均整流值)、SSC(峰值变化率)、WL(波形长度)、MPF(平均功率频率)、ZC(过零率)与受试者主观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适合作为输入向量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值,将其与主观评价指标相结合,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人体疲劳模型。本文通过对人体颈肩背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健康男性、健康女性和腰部患病人群伏案工作过程中颈肩背部肌肉的疲劳时间,健康男性颈肩背部肌肉开始疲劳的时间为45分钟至80分钟,健康女性颈肩背部肌肉开始疲劳的时间为50分钟至75分钟,腰部患病人群颈肩背部肌肉开始疲劳的时间为50分钟至65分钟,根据不同肌肉具体疲劳时间有一定差异;建立了健康人群两侧颈伸肌、两侧斜方肌和两侧竖脊肌疲劳模型,腰部患病人群斜方肌和左侧竖脊肌模型。所得结论为长时间伏案工作人群肌肉状态的监测,腰部疾病的预防提供数据支持,所建立的疲劳模型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模型基础,并为医学诊疗提供辅助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前,我国的路桥建设行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对路桥建设质量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路桥建设的质量,则必须要做好施工机械的管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路桥施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铁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发展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而平转法转体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推动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平转法转体施工原理,结合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2标段工程,简要介绍了平转法转体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及其应用优势。  关键词:平转法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