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流化床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效能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有机负荷较低,脱氮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分段进水A/O工艺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分段进水A/O工艺与生物流化床相结合,使得该工艺具有稳定的脱氮效能、系统污泥浓度较大、无需外加碳源、无需硝化液回流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研究过程采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及模型建立等方法,深入探讨了流化床分段进水A/O工艺的脱氮效能,同时通过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果,该工艺高效低耗且反应器构造简单,使其适宜应用到污水深度脱氮领域及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建。通过理论分析对流化床分段进水A/O工艺流量分配法进行了研究,包括碳氮比分配法和负荷相等分配法,分别从满足完全反硝化和满足完全硝化为出发点对系统流量进行分配,并推导出最佳分流系数公式,最后通过两种分配法适用条件的对比,本研究采用碳氮比分配法更为适宜。通过充氧性试验确定了试验初期填料填充率,当填料填充率为40%时系统氧转移效果最好。完成了反应器的启动,启动阶段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均较好。研究了系统运行参数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包括C/N比、HRT、污泥回流比、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例、填料填充率及溶解氧浓度。结果表明:C/N比越高,TN去除率越大,但C/N比高于8以后,增大趋势逐渐变缓;当HRT大于8h后,系统脱氮效能提高不大,为使系统高效运行,采用HRT为8h;尽量扩大缺氧区所占容积可以增强系统反硝化性能,从而提高TN去除率;污泥回流比对于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节能低碳的角度考虑,50%的回流比较为合适;综合运行效果和成本考虑,系统采用40%投加量比较合适;随DO浓度的升高,TN去除效率先增加后减小,DO浓度为1.5mg/L时,ITN去除效果最好,实际操作过程采用DO浓度为1.5mg/L比较合适。试验过程在反应器好氧区出现了明显的氮亏现象,研究了好氧区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不同DO浓度下四段好氧区内SND率、好氧区同步硝化反硝化发生机理以及好氧区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好氧区氮的总流失量大于微生物同化作用每天消耗的氮量,结果表明低DO有利于系统SND的顺利进行,不同好氧段内SND率有较大差别,前端效果较好,基于经典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本课题研究表明,生物流化床分段进水A/O工艺是一种节能、高效、稳定的污水脱氮工艺,好氧区内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可将其运用于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中,并通过调节各运行参数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工况。
其他文献
Fake N构式是形名构式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研究集中在语义,句法和认知三个方面,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Fake N构式的研究仅限于脱离文化(语境)的分析,鲜有从受美国文化影响的
单元测试是软件测试的基础,可以在软件开发的前期发现很多故障,且修改故障的成本也较低。单元测试的自动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软件质量的大幅提高。测试预言是单元测试不可
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移动数据业务更加多元化,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移动
磁电输运性质是材料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1988年,人们在磁性多层膜材料中发现了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并在在磁存储设备上获得广泛应用。随着对拓扑量子
青藏高原内、外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敏感地记录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后高原隆升历史和变形机制。位于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属板块碰撞效应的最北响应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演化记
大牛地气田大47-大70井区地理位置位于气田的东北部,控制面积大约500km~2。下石盒子组一段是研究区主要含气层之一,主要为辫状河流相致密储层,具有孔渗低、非均质性较强的特
近几十年,非线性模型已经贯穿到了多个领域,比如物理中的流体力学、经济领域中的期权定价、力学中的神经传导等等,这些非线性模型都可以用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微分方程来刻画描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相增强的Mg-RE-Zn系镁合金具有优越的强度、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及可控的生物抗腐蚀性能,在高性能耐高温变形镁合金及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缝桥梁取消了传统桥梁上的伸缩装置,使得桥梁结构的整体性更好,提高了行车舒适性,桥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更低。我国已建成的无缝桥梁只有40座左右,在山西省还没有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固网到移动网络,网络用户数爆发式增长,新兴网络应用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状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观看视频、浏览新闻、网上社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