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硬件在环试验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汽车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发展进程中,线控(X-by-Wire)技术的发展由于易实现集成控制而日益受到重视。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主要特点在于去除了中间转向轴、直接采用电机实现转向控制和力矩反馈控制,因而具有结构紧凑、布置方案灵活且更易于实现集成控制的优点,有助于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已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避障避险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硬件在环试验对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在对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对SBW系统实验台架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硬件选型。对电机布置方案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了四种常用的电机布置方案及其优缺点;针对SBW实验台架不能模拟轮胎实际回正力矩的情况,在对各类转向阻力施加方案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结构简单、且与实车匹配度较高的单电机前轮转向方案,同时也选取了可模拟不同工况、可大范围调节负载转矩的磁粉制动器负载模拟方案;针对所选方案,根据对标车型的相关数据进行了SBW系统方案设计和相关硬件选型。然后,针对所研究的SBW系统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搭建了SBW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采用Car Sim软件搭建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运行环境,并进行了转向执行控制器和车辆稳定控制器设计;考虑到内模控制器稳定性和鲁棒性好的特点,设计了一个转向执行总成内模控制器,在Car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进行了正弦波扫频输入和侧翻转向驾驶员开环输入工况测试、以及双移线和避撞工况驾驶员闭环输入工况测试等。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底层转向系统控制器可很好地跟踪前轮转角;针对线控转向系统上层控制器,基于车辆稳定性的控制目标,进行了变传动比控制策略研究,分析比较了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和侧向加速度增益不变的变传动比特性。考虑到滑模控制可自由设计滑动模态且物理实现简单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对车辆横摆角速度进行反馈的滑模控制器,以实现车辆线控主动转向的功能。在建立的Car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对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性能进行了联合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滑模控制器可以很好地跟踪车辆理想横摆角速度,从而保证车辆行驶中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最后,基于搭建的d SPACE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包括SBW系统各部件间通讯协议调试和转向执行总成硬件在环试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搭建的SBW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可正常实现线控转向功能,且SBW执行机构模块可很好的跟踪前轮转向命令。
其他文献
次番木鳖昔合成酶(Secologanin synthase, SLS)是喜树碱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我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在喜树中克隆出一个与SLS基因相似的基因,将其称之为sls-lik
急性肺损伤(ALI)是失血性休克后常见的器官损伤之一,发生率较高,探索防治ALI的措施对于救治重症失血性休克极为重要。失血性休克肠淋巴液(PHSML)是ALI发生的重要机制与关键环节之一,探寻靶向PHSML的措施对于防治失血性休克ALI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最新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失血性休克后心肌损伤与功能障碍、肠黏膜高通透性与肠绒毛损伤、过度氧化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的治疗作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细胞内质网内稳态失衡、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病理过程,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 ded protein response,U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
人们对无线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了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十年间飞速发展。但是,不像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的具有开放性,信息的传播暴露在视野之下,同时无线信道不像有线信道那
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是一种剧毒蜘蛛。在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它的粗毒中含有多种抑制细菌生长与繁殖的物质。随着对狼蛛粗毒的研究深
学位
桐油是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桐油的主要成分是混合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其所含的特征脂肪酸为共轭亚麻酸(CLN),即α-桐酸,含量约为70%;同时也含有亚油酸、油酸及饱和脂肪酸等。
环境条件对工程结构钢铁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对综合性能较高的钢铁材料需求越来越大。晶粒细小均匀的超细晶材料以及纳米晶材料比粗晶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
C公司从事通信宽带接入行业中ICT终端的研发制造,自成立以来,凭借前瞻性的眼光和强大的研发和制造实力,公司规模迅速壮大。公司充分把握宽带发展的大趋势,以PON终端产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