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镁合金高速多向锻造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raden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为了节能环保,提高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作为密度最低和资源较为丰富的金属材料,镁合金被视为潜在的绿色型金属结构材料,目前在多种领域已经有了广阔的应用基础。镁及镁合金通常为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室温下滑移系少,且在变形过程中易产生强基面织构,各向异性显著,塑性差,束缚了镁合金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单向锻造,快速多向锻造有助于材料获得细小均匀组织,避免形成强基面织构。本论文针对高强镁合金的高速多向锻造工艺加以研究,对其加工过程的组织演变、织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和分析,为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大型镁合金锻坯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数据:GW93镁合金经450℃-30道次的一火高速多向锻造后,形成大量孪生和动态再结晶晶粒,组织迅速得到细化,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302 MPa、226 MPa和9.5%;与初始固溶态相比,分别提升33%、72%和32%。中间退火后,发生显著静态再结晶,且再结晶晶粒迅速长大,力学性能有所下降。经100道次二火锻造后,合金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均匀的再结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细化至6.3μm。高速锻造过程中,织构随锻造火次的增加而明显减弱,最终形成了较弱的非基面织构。退火可以为下一步的GW93镁合金变形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经450℃-30道次高速多向锻造的GW93镁合金坯料,在400℃退火30分钟即发生显著的静态再结晶,退火时间延长至1小时,即发生完全再结晶;与固溶态组织对比,晶粒尺寸得到明显细化。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静态再结晶晶粒逐渐长大。在时效处理过程中,无论一火还是二火锻坯,都表现出很高的时效硬化响应能力;在时效初期(0-4h),硬度增加比较缓慢,此阶段可以判断为孕育期;时效时间在4-18h阶段,GW93镁合金中第二相的体积分数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硬度值也随之增大,18h时达到峰值时效,其硬度分别为HV129.16和HV123.28,相比初始锻造态力学性能分别提升63.12%和50.94%。其中,一火锻坯经225℃峰值时效后抗拉强度可达到420MPa。研究了AZ80镁合金高速多向锻造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组织演变主要对应两种机制:在400℃多向锻造时,第一阶段为累积应变道次小于30道次时,主要机制为孪晶诱发再结晶;第二阶段为累积应变大于30道次时,主要机制为变形机体中随机形核,晶粒明显细化。适当降低锻造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再结晶晶粒的长大,AZ80镁合金在330℃多向锻造50道次的时候,其平均晶粒尺寸可细化至5.2μm,但是较低的锻造温度会导致AZ80镁合金在多向锻造变形过程中的析出相比例明显增多。此外,对于AZ80镁合金而言,锻造之前的固溶处理至关重要。若铸态时晶间的粗大β-Mg17Al12相不能全部溶入到镁合金基体,在随后的高速多向锻造过程中,其容易破裂形成微裂纹,严重影响AZ80镁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稳定性。
其他文献
<正>学习贯彻全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开创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秉持初心,一以贯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本文从语义、句法和语用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感叹句中“多(么)”和“太”的差别,认为“多(么)”着眼于描述现实的性状、含有夸张的语气;“大”含有比较和确认的语气。“多A啊!”和“
提出了一种顾及设计矩阵随机误差的最小二乘组合解法(combined least square,CLS),该算法适用于整体最小二乘(TLS)的参数估计。给出了整体最小二乘平差新算法下的精度评定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相比,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模式能给用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其中图书馆网站
针对具有较强非平稳性和易被强烈背景噪声干扰特点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提出了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了端到端的故障模式识别。首先,对滚动轴
<正>翠绿欲滴的有机韭菜、鲜红剔透的新鲜草莓、五彩斑斓的彩色辣椒……这些过去只有在特定收获季节才可见到的瓜果蔬菜,如今在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小山阴村有机蔬菜基地里比
以酸乳为原料配以中草药,开发解酒乳酸发酵饮料。试验结果表明,该饮料解酒效果显著,有一定开发和市场推广价值。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过去一年,西宁市宣传思想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两个绝对”作为西宁坚决
查询扩展是信息检索研究的关键技术,是改进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的重要方法。鉴于用户知识表达的差异性、检索环境的多样性,用户往往需要尝试多次构造查询语句才能查询到理想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