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将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1全部病例都来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省中医院在肛肠病门诊的患者,病例通过病患填写调查问卷来收集。符合标准病患的资料共98篇。2根据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提前制定调查问卷。3数据统计将临床调查问卷内容统计成表格,用spss19软件对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患病原因、机理、症状、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证候分布以肠道实热证患者最多,占病例总数36.73%,其次是肠道气滞证,为23.47%,再次是阴虚肠燥证,为15.31%,脾肾阳虚证的病患最少,为8.16%。(2)功能性便秘的证候分布和年龄有意义。因此,每个年龄段,各个证候的分布差异明显。(3)职业在功能性便秘各个证候中分布有意义。(4)病程在各个证候间分布无明显差异。(5)发病原因在各证候间分布比例有意义。(6)饮食分布在功能性便秘证候间有差异。结论:(1)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可归结成: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气虚弱、脾肾阳虚、阴虚肠燥。(2)各证候间临床发病频度比较: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气虚弱>阴虚肠燥>脾肾阳虚,以肠道实热和肠道气滞为主。(3)女性的得病率显然高于男性,青、中年得病率高于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