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对炼镁还原反应器用奥氏体耐热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80%以上的商品原镁是我国通过外热硅热法生产。炼镁还原反应器是硅热法炼镁重要的部件,也是原镁生产最为主要的成本构成之一。目前炼镁还原反应器的主流材质为奥氏体耐热钢,但传统的反应器用奥氏体耐热钢高温性能较差,易产生蠕变失稳及热疲劳开裂破坏,使用寿命较短,大幅增加原镁冶炼成本。因此,开发新型的反应器用奥氏体耐热钢,对降低原镁的冶炼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ZG35Cr26Ni8NRE的基础上添加合金元素铌,重点探究了铌含量对炼镁还原反应器用耐热钢微观组织、常规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抗热疲劳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探究了Nb元素含量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未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基体组织为奥氏体+第二相,奥氏体晶粒比较粗大,晶界分布大量链状碳化物,晶内分布大量骨骼状碳化物,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23C6型和M7C3型,其中M主要为Cr、Fe和Mn;添加Nb元素后的耐热钢基体组织不变,但奥氏体晶粒明显细化,晶粒细化程度随Nb含量增加而提高,碳化物除M23C6型和M7C3型外,还出现片状的Nb C、Nb N和Nb2CN,这类碳化物的数量随Nb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多,但当铌含量达到1.5%时,组织中各类碳化物出现长大粘连的现象。在1000℃和1200℃条件下,Nb元素的添加对抗氧化性是不利的,随着Nb含量的增加,耐热钢的抗氧化性逐渐下降,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抗氧化性能下降越显著。1000℃×150 h高温氧化试验后,未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为完全抗氧化的,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为抗氧化的;1200℃×150 h高温氧化试验后,未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为弱抗氧化的,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为不抗氧化的。在热疲劳上限温度为1200℃条件下,循环150次后,耐热钢的抗热疲劳性能随Nb元素含量的增加呈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未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热疲劳裂纹最长,为7.321 mm;添加1.0%Nb的耐热钢热疲劳裂纹最短,为5.221 mm。热疲劳试验后,耐热钢组织中M23C6型碳化物长大粗化,而MC型碳化物则弥散细小的分布在基体中。在外加载荷为20 MPa、温度为1000℃的条件下,耐热钢的高温抗蠕变性能随Nb含量增加逐渐降低。加载80 h后,未添加Nb元素的耐热钢延伸率为0.4365%;添加0.5%Nb的耐热钢延伸率为0.4925%;添加1.0%Nb的耐热钢延伸率为4.726%,宏观出现明显伸长但无颈缩;添加1.5%Nb的耐热钢在试验进行34 h后发生断裂,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存在明显颈缩。综合铌对炼镁还原反应器用奥氏体耐热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本文建议在反应器用奥氏体耐热钢中铌元素的添加量不宜超过0.5%。
其他文献
电流变液是指由纳米或微米级的固体颗粒分散于绝缘基液中形成的悬浮液。基于其流变行为的可控特性,在智能阻尼、减震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电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已能够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领域,对提高竞争力、推进现代化、展示优越性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作为交通
期刊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语出《墨子》.意思是说,为政者要全面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才能治理好社会,否则就易引发社会动乱.rn科学决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
期刊
农村互联网普及与贫困减缓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的普及减少了中国农村贫困的广度、强度和深度.但具体到不同地区时,互联网只减少了东部和中部的贫困广度,以及东部的
学位
在绝对贫困即将消除的背景下,建档立卡与贫困村两项政策在农村脱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项政策在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的同时,还存在优化收入分配、降低相对贫困的外溢作
从伦理视角找寻诊治医患关系紧张的“药方”,体现了对医患关系的主体性关怀,具有合理性.然而,必须正视伦理诊治在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中的限度,避免伦理价值的泛化和再度附魅.医
发展资源的获取对社会服务机构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来看,政府在社会服务机构发展资源供给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这会造成社会服务机构依赖资源、各社会服务机构之间差距加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清末的近五百年间,琉球国为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派遣了大批来华留学的“官生”与“勤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于闽人聚居的久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