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溶栓疗法是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首要方法,但溶栓后再灌注往往造成脑损伤加剧。因此,如何能有效对抗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就更加重要,对这方面治疗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大家重视。细胞凋亡已被认作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特别是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形式。哌嗪类钙通道阻滞剂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是根据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和第Ⅲ类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的化学结构,由河北医科大学自主研发合成的新一代哌嗪类钙通道阻滞剂。相较于传统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双苯氟嗪对脑血管选择性更高,扩张作用更明显,在抗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方面,双苯氟嗪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双苯氟嗪基础上,由河北医科大学自主研发的盐酸双苯氟嗪大幅提高其水溶性,能更广泛的应用于脑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以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并在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盐酸双苯氟嗪对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以及血清NO含量、NOS和iNOS活性的影响。 方法:⑴健康雌性SD大鼠体重为240-280g,随机分为2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除颈内动脉不插入尼龙线,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均进行其他相同操作,线栓法制备模型,缺血2小时再灌注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⑵将36只体重为240g-280g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假手术组;②溶剂组;③DH40mg/kg组;④DH20mg/kg组;⑤DH10mg/kg组;⑥Flu20mgl/kg组。假手术组颈内动脉不插入尼龙线,其他步骤与溶剂组相同,手术完毕后,各组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为0.2ml/100g。假手术组和溶剂组均给予等容积溶剂,缺血2h再灌注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立即断头,取出大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⑶将36只体重为240g-280g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假手术组;②溶剂组;③DH40mg/kg组;④DH20mg/kg组;⑤DH10mg/kg组;⑥Flu20mgl/kg组。颈内动脉中假手术组不插入尼龙线,其它与溶剂组步骤均相同,灌注4小时后各组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为0.2ml/100g。各组大鼠处死前,采用内眦取血,离心取上清液-80℃保存,按试剂盒操作分别测定NO含量与NOS和iNOS的活性。 结果:①缺血2h后再灌注4小时,溶剂组神经功能评分为9.50±0.55分,说明该组产生显著的神经功能损伤.假手术组评分为0±0分,显著低于溶剂组(P<0.01),说明其神经功能未受损伤。②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DH40mg/kg组(6.17±0.98),DH20mg/kg组(7.50±0.55),DH10mg/kg组(8.67±1.03)及Flu20mg/kg组(7.33±1.03),各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溶剂组相比,DH40mg/kg,20mg/kg组及Flu20mg/kg组均较溶剂组显著降低(P<0.01)。③免疫组化法测定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结果表明,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DH40mg/kg组与溶剂组比较,Bcl-2/Bax比值明显增高(P<0.01)。而DH20mg/kg、DH10mg/kg组及Flu20mg/kg组的Bcl-2/Bax比值较溶剂组无显著改变(P>0.05)。④脑缺血再灌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组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和iNOS活性明显增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DH40mg/kg,DH20mg/kg组及Flu20mg/kg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清中的NO含量、iNOS及NOS活性(P<0.01)。DH10mg/kg组对NO、NOS和iNOS作用不明显。 结论:⑴本实验制备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操作方便,稳定有效,成功率高,造成的脑梗塞范围稳定、重现性好。并有效模拟了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接近人类卒中临床状况。⑵盐酸双苯氟嗪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其抗凋亡作用与Bcl-2表达增加和Bax表达降低有关。⑶DH能通过抑制NOS和iNOS的活性,降低NO含量,改善局灶性缺血再灌后的神经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