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形配分工艺对汽车用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先进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是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和减排的重要途径。而采用传统的冷冲压工艺无法适应高强度结构件的加工要求,迫切的需要一种创新的成形制备工艺。热冲压成形工艺的提出,为超高强度钢板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成形解决办法。热成形后的淬火马氏体钢的塑性不足,限制了超高强度钢作为汽车安全结构件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淬火-碳配分工艺(Q-P)即含硼钢奥氏体化后淬火到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和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 Mf之间的温度(QT),得到一定量的马氏体组织,然后在一定温度PT停留进行碳配分(QT温度或高于QT温度),并使碳自马氏体脱溶扩散至残留奥氏体中,使残留奥氏体富碳稳定化。利用残奥来提高材料的塑韧性,为钢的强韧化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课题通过将Q-P工艺与传统热冲压工艺结合,研究超高强度热成形钢的强度和塑性的工艺演变规律与机理。完成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回火或回火配分温度低于280℃时,板条马氏体的组织形貌没有明显的变化,且不受回火时间影响,组织硬度亦无明显影响;回火或回火配分温度高于320℃以上时,板条马氏体的组织形貌转变为回火组织,板条界消失,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明显退化;且组织的硬度也明显下降。这表明320℃配分温度为所研究的22SiMn2TiB钢材的临界回火配分温度。  2.对22SiMn2TiB钢进行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回火配分处理后,马氏体衍射峰的半峰宽FWHM减少,衍射峰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表明马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及内应力在回火状态下降低。  3.对超高强度钢进行Q-P工艺热处理,其在略降低抗拉强度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提升延伸率;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Q-P钢延伸率均呈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较长的配分时间会引起残留奥氏体的分解,降低Q-P钢的力学性能。  4.残留奥氏体的含量与分布是决定Q-P处理钢力学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  5.对30CrMnSi2Nb钢进行一步法和两步法Q-P工艺配分处理,主要分析了配分温度、配分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到的优化工艺为:两步法Q-P工艺,淬火温度280℃、配分温度425℃、配分时间为20s时,钢的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为1343MPa,延伸率为17.5%,强塑积达到23.5GPa%以上。
其他文献
发动机是一个结构复杂、运动部件多、多种干扰激励源的系统,通常包括启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子系统,有的发动机还包括增压子系统和电子控
返乡创业,只为一个梦想rn上杭县中都镇是当地“鱼米之乡”,梁永英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每个农时都到地里帮父母的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了各类农事技术.2002年,
期刊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延伸,矿井集约化程度及开采规模不断提高,矿井瓦斯涌出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瓦斯隐患和事故也逐渐增多,其中采空区漏风是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和采空
近半个世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工业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需要精准控制的医疗手术机器人和太空探索的空间机器人等领域,铰间隙对于机械臂末端位
新时期医院的快速发展,对其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状况良好性,则需要考虑大数据所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予以应对,进而为医院的更
碳纳米管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它在复合材料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有机聚合物和金属材料的复合,与非金属氧化
武钢程潮铁矿是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比较典型的矿山,经过多年的采矿生产,采场结构参数不断扩大、优化,采矿效率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采矿生产的不断深入,生产潜
我国是世界铜板带材的第一消费大国。然而由于国内铜板生产企业的装备水品相对落后,特别是铜板包装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这就在整体上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为了使铜板产量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应全面提高铜板的生产包装工艺,铜自动包装生产线正是在这种需要的前提下研发设计的。本文研究了DeviceNet现场总线在铜自动包装生产线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与PLC的集成,使生产线的控制系统更加简洁,维护
南阳坡煤矿4号煤层巷道在支护设计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的工程类比法。在支护形式的选择和支护参数的设定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支护方案存在不安全隐患。
凌敏,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曾就职于长春市五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现任吉林省舒兰市三稻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rn2012年以前,凌敏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