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字法意识作为语言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应用语言学界已被广泛讨论,但目前对于汉字正字法意识的研究总体较少,特别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同时目前极少有将汉字正字法意识与汉字书写笔顺、汉字学习策略相结合的历时性研究。针对以上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3个研究问题:同一批母语以字母文字为书写系统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当中,汉字正字法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动态笔顺书写过程和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关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字法意识作为语言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应用语言学界已被广泛讨论,但目前对于汉字正字法意识的研究总体较少,特别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同时目前极少有将汉字正字法意识与汉字书写笔顺、汉字学习策略相结合的历时性研究。针对以上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3个研究问题:同一批母语以字母文字为书写系统的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当中,汉字正字法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动态笔顺书写过程和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关系是什么?学习者学习方法和策略与汉字正字法意识的水平是否有关联?为了回答这些研究问题,我们以6名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作学习者为被试,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实验和调查。主要采用延迟抄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记录了被试的汉字正字法意识水平和学习策略,并运用数位板和原创设计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记录下被试的书写结果和书写过程。通过对静态书写结果、动态书写过程和问卷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对比和相关分析,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学习者正字法意识总体随学习时间的增长呈渐进式的上升,但存在波动;整字、部件和笔画可以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展示汉语学习者的正字法意识水平;学习者随着学习进展和正字法意识的提高,出现的汉字偏误程度从严重向轻微过渡。二、笔顺的正确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者正字法意识的水平;笔顺的正确率与笔画正确率相比发展更慢;动态偏误也存在着长期的系统性偏误,并且能从动态偏误的角度上反映学习者对汉字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和记忆过程。三、随着汉语学习时间的增加,一些学习策略的使用会发生改变,汉语应用策略、归纳策略和复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得到提升,而母语策略和计划策略则相反;正字法意识高与低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方面有一定区别,高正字法意识组的被试明显使用更多的是归纳策略和应用策略,更少地使用母语策略和记忆策略。
其他文献
<正>中医问诊是指医生采用对话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发展及现状、治疗过程等,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中医问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方法,在中医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疾病的某些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过去的情况,用药效果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在某些疾病或发病的早期,病人缺乏明显的客观异常体征而问诊获得诊断病情的资料就显得尤其重要。
“点-轴系统”理论在区域空间分析、产业布局、城市及旅游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农业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案例虽然较少,但新时期乡村产业发展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等,这些任务基本上都要通过各“点”(城镇)和“轴”(交通道路)推进,以点轴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渠县是四川地区的农业大县,目前正处于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
<正>2019年9月29日,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个传奇的名字,通过新闻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个名字就是——于敏。在这一天,于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这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男儿当自强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读书,于敏爱问为什么,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时候,军阀混战,内忧外患。
以构建的产品制造过程质量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案例展现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系统搭建和应用过程,以供参考借鉴。
目的 观察行气化瘀通窍方联合温热电灸疗法治疗气血瘀阻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内外合治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用配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行气化瘀通窍方口服治疗,内外合治组给予行气化瘀通窍方口服联合温热电灸疗法治疗,每组疗程3个月。比较3组临床总疗效、症状积分、鼻咽侧位A/N值的变化。结果 内外合治组、中药组
随着通信技术和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实时视频的应用和技术日益涌现。视频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包括视频直播,视频点播,云游戏等,同时也成为了工业级应用诸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系统等的重要基础。无线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使用成本低、无需布线、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通信方式。但是无线链路会受到环境的强烈影响,其链路容量的快速变化给无线网络上的实时视频流传输带来了巨大挑战。视频速率和带宽之
饮食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以饮食为载体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化的社会生活现象。它起源于人类原始的生理需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社会生产演进的顺序来看,人类只有通过饮食保障最基本的生命延续,才能够进行人口的再生产与扩大化的社会生产。不论是从生物性的循环意义,还是文化性的延续意义来看,饮食生活在人类历史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中国多民族的饮食生活,伴随着地理环境、经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