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近年来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其中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债务融资,因此明确其债务融资成本高的原因就成为了采取应对措施的前提条件。 本文首先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特征分析了其适用性。其次在经典理论的指引下,对影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分析,涵盖了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社会信用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融资渠道、银行惜贷、中小金融机构等宏观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资产规模、盈利状况、抵押担保、经营管理水平等微观内部因素。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可以定量衡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对63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金融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增加并不能降低融资成本,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却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主流金融机构由于其要求利率较低,能为越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就越能降低该群体的综合融资成本;而中小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发展虽然有助于提供资金,却不能降低成本。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从而有助于中小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债务融资。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具体建议。包括完善宏观制度,调整金融机构的结构体系,以及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