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扬矿软管作业过程动力学行为的几何相关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采矿系统除了工作环境复杂以外,系统在结构上的几何特征及其变化也显著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其中扬矿软管为连接中继舱和集矿机的纽带,其主要任务是输送集矿机采集的矿产资源至中继舱。多金属结核的赋存空间状态决定了深海采矿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将面临着:扬矿硬管自身极大的长径比和超长几何特征所带来的动力稳定性问题、输送软管长度和构形随作业范围的改变所引起的动力学响应变化等。这些由系统结构几何特征及其变化所引发的动力学响应的变化对系统可靠性评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较为全面地开展深海采矿系统的几何特征与动力学行为相关性的基础研究,它可以为准确确定系统结构上的几何设计要素,以及为系统结构上的几何特征发生改变后提供准确的评估,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集矿机在海底作业时,软管长度决定其作业范围,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不同位置形成的几何空间构形是矿浆安全输送到中继舱的前提,良好的几何空间构形和合理的作业范围对采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对象为1000水深处的100米长的扬矿输送软管,建立在内外流共同作用下的软管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几何位置单拱构形软管模态和瞬态动力学普适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几何位置软管模态分析表明:(1)集矿机在远离中继舱作业过程中,其固有频率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作业范围越广,扬矿软管弯曲曲率半径越大,其固有频率越大。(2)集矿机在远离中继舱作业过程中,其振幅呈缓慢减小的趋势,集矿机越靠近中继舱,其振幅越大。(3)集矿机在作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几何位置软管振型特征基本一致,输送软管振型特征与集矿机作业范围大小无关。不同几何位置软管瞬态动力学分析表明:(1)集矿机离开中继舱作业过程中,离开中继舱越远,作业软管弯曲曲率半径增加,软管振动位移增加,且增加趋势加大。因此应该严格控制集矿机的作业范围,避免出现软管触碰海底或海床,影响系统安全和稳定。(2)当洋流方向与软管平面成0度和180度角(顺流和逆流)时,应力应变状态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但将影响软管的振动位移,尤其是竖直方向。(3)当洋流方向与软管平面成一定角度时,扬矿软管振动剧烈,应力和应变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将影响到系统安全,扬矿系统设计时洋流方向这一因素不可忽略。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动物腹腔注射麦芽酚铝,观察麦芽酚铝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miRNA107、BACE1、Aβ1-42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转然干预实验,明确miRNA107在铝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及Aβ1-42沉积过程中的作用,为铝毒性早期预防奠定基础。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180-220 g,按体重随机分组:对照组、Al(mal)_310μM/kg组、Al(mal)_3 20μM/kg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无法用具体数学形式表示,我们很难分析问题本身来为寻找最优解提供线索。Bayesian优化是一种适合解决此类未知黑箱模型的方法,并且能很好地优化目标函数
随着对影像自动分类精度要求的提高,仅利用影像光谱信息分类面临着分类对地物区分能力有限的问题。纹理特征作为遥感影像空间结构信息的重要体现,利用纹理特征辅助光谱信息进
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成分,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y Control System,ICS)对工业生产而言至关重要,电力生产和分配、供水和处理等等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工业控制网络是整个工控系统最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整个工业控制系统信息是否能够正常稳定地传输和运行。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交叉融合,工业控制系统开始逐渐采用通用的网络设备和通用的软硬件,由此一来,ICS
固体粒子或者流体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对材料进行冲击所造成的材料表面破坏及质量损失的现象即为冲蚀磨损,这一现象是导致塑料模具等工业设备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塑料
图像分割是以获取图像中人们感兴趣的部分为目的,根据不同特征将图像划分成互不重叠、各具特性的子区域的过程,这一技术是对图像作进一步分析的前提和基础.经过不断的积累和
制浆造纸产业与生物质精炼产业的良性结合,是制浆造纸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生物质精炼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和产业依托。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开展
木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木材易受紫外线、水分、生物等多方面的影响,会使木材表面发生不可逆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其中紫外线照射到木材表面会使其发生变色,甚至是裂纹,极大程度
钛酸钡(BaTiO_3)是一种常用的环境友好型介电材料,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稀土离子掺杂对BaTiO_3陶瓷的结构修改,是获得具有优越综合性能介电陶瓷的有效途径。本项工作开展轻稀土/钙共掺杂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能和缺陷化学研究,涵盖由固相反应法制备的Nd3+单/双掺杂BaTiO_3陶瓷、Pr掺杂BaTiO_3陶瓷、以及轻稀土(LRE=La,Pr,Nd,Sm)/Ca共掺杂BaTiO_3陶瓷。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趋势下,全球价值链初步形成,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一国制造业的最终产品不再由某个国家制造,而是通过全球价值链将不同的生产工序连接起来变成“世界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确保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顺畅运行的“润滑剂”。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进口的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演变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WIOD(2016)公布的200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