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中的分布式接入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频谱的需要持续增长。与此同时,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导致这一矛盾的原因是现有的基于固定网络和业务的频谱分配的方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技术,它能动态地使用频谱,大幅度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而择机频谱接入(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OSA)是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将重点讨论分布式网络中的OSA算法和协议。OSA允许认知无线电用户(Cognitive Radio User, CRU)使用主用户(Primary User, PU)暂时未使用的频谱,一旦主用户需要时再归还给主用户使用。这种择机接入的方式给接入算法和协议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分布式网络中,没有基站或中心控制节点,这时CRU如何选择信道,以减少CRU之间的冲突,避免对PU的干扰是OSA算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对分布式网络中的择机频谱接入算法和协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资源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能够快速响应频谱资源变化的接入算法以及相应的协议,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论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然后总结了现有的认知无线电的接入技术,结合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分布式网络中择机频谱接入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针对分布式网络中,CRU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无法获知全部信道的可用状态,只能选择其中几条进行检测、接入,第三章中提出了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artially Observabl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POMDP)的接入算法,包括了一次决策和多次决策两种方案。在第四章中,针对多用户场景下,如何减少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的冲突,提出了基于无悔学习(No-regret learning)的接入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的特点。第五章中将前两章提出的接入算法协议化,考虑了收发节点之间的协商过程,提出了基于分组预约的多信道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该协议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控制信令的冲突以及认知用户之间的冲突,有效地解决了隐藏终端、暴露终端的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OSA算法和协议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本体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应用本体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即希望通过本体对信息的表达实现语义级的共享和重用,从而为智能代理提供交流工具。本体的推理技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求各类侦察接收机必须要具有更宽的输入带宽、更高的分辨率及灵敏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能处理多个来波信号,
串行高级技术附加装置(SATA)作为新一代的硬盘接口总线,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SATA1.0(1.5Gbit/s)、SATA2.0(3.0Gbit/s);采用原生命令队列(NCQ)机制提高了命令的执行效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使得用户难以从其中快速定位所需要的具体信息,从而出现了“信息过载”现象。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出现将用户从浩瀚信息检索查
从信息论的角度,很早便有研究指出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可以带来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可观的容量增益。由多天线系统带来的空间分集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为了利用由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支持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Nyquist极限,具有很强的抗多径符号间干扰,抗多径衰落能力,并且它还具有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今世界广受关注的,高知识密度,多学科交叉的热点研究领域,被列为将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兴科学技术之首,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广阔的应
WiFi室内定位技术是近些年来大家关注的热点,GPS在室内定位上有局限性,每次定位至少需要捕获4颗卫星的信号,而且在室内和高楼密布的环境中,信号遮挡严重,常用的TOA(Time of A
本文主要围绕混沌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处理这一主题进行基础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混沌和噪声信号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①从数学角度,对混沌信号与随机信号
本文以企业在实施Web单点登录过程中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以公钥基础设施PKI为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在研究和分析Web单点登录相关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KI的Web单点登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