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超疏水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传感应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疏水涂层可用于自清洁、抗冰等领域,如何赋予其多功能并进一步拓展其在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在柔性基底表面构筑基于银纳米颗粒的导电网络,通过界面及微观结构的调控获得了具有高导电性和超疏水性能的多功能复合涂层材料,并且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稳定性及耐久性。本论文研究涂层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了其应变电传感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基于氟化银纳米颗粒制备了超疏水导电涂层。使用简单的滴涂法将三氟乙酸银的乙醇溶液涂覆在弹性胶带表面,材料表面充分干燥后,用水合肼(N2H4·H2O)将银前驱体还原为银纳米颗粒(AgNPs),随后经过表面氟化得到超疏水导电涂层。涂层的水接触角和电导率能达到156°和126 S/cm。当经受外力如反复超声、拉伸和弯折时,该涂层表现出稳定性和耐久性,并且依然显示出优异的抗酸碱腐蚀性能。基于超疏水涂层的应变传感器显示出低的应变检测极限(<1%),较大的应变感应范围(>50%),较高的灵敏度和高达7631的应变系数,以及出色的可靠性和可回复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应变传感器也可以实现对人体运动的全方位监控,包括大幅度和微小的身体运动。2.基于银前驱体还原和同步的非溶剂诱导聚合物相分离制备了无氟的超疏水导电涂层。低表面能的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不仅可以赋予材料超疏水性,而且还可以提高Ag纳米颗粒之间以及AgNPs与基底之间的界面粘附性。该多功能涂料具有出色的防腐、自清洁和除冰性能。高导电率赋予涂层出色的焦耳热和EMI屏蔽性能。涂层的电导率和EMI屏蔽效果可分别高达107 S/cm和37.8 dB。在施加1V的低电压下,导电织物可以在60s内加热到80℃以上,并且在数十次加热和冷却循环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电热引起的温度升高可用于高效的表面除冰。当复合材料用于柔性和可穿戴应变传感器时,该多功能涂层的应变检测极限非常低,仅为0.5%,且灵敏度较高(GF高达1075),并具有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精确监测不同部位的身体运动。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乳液浸渍的超疏水智能涂层制备的策略。以PDMS为油相,水性还原剂溶液为水相,PDMS固化剂为乳化剂,将包覆有Ag前驱体的基材浸入水包油乳液中。前驱体被还原成纳米尺寸的银颗粒,乳化的PDMS作为粘附剂吸附在基底材料和银颗粒的表面,同时水分蒸发在涂层表面形成多孔结构,这使得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和超疏水性能。制备的超疏水抗腐蚀AgNPs@PDMS涂层具有高导电性(高达102S/cm),因而具有优良的焦耳加热性能。涂层经弯曲、磨损、酸处理和超声处理后,可保持超疏水性和导电性,表现出优异的表面稳定性和耐久性。AgNPs@PDMS涂层即使在120℃高温下暴露10 h,仍能保持其接触角和导电性不变,显示出良好的耐高温性能。AgNPs@PDMS还可以涂覆在弹性聚合物织物和泡沫材料上,制成工作应变范围大、灵敏度高、传感滞后小、重复使用性好的应变传感器和压阻传感器。此外复合材料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多种人体运动,并有较好的响应强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态势检测可以全面掌握网络当前状态,保障网络安全。目前主要的检测模型大多针对网络自身状态进行评估,而未引入文本描述的事件发展维度考虑,使检测准确率难以满足实际的安全需求。本文在研究已有态势检测方案和态势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指标体系和态势检测模型,提出了一套基于知识图谱的攻击态势检测方案。具体开展的
合成生物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其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人为地设计和操纵生物体的生物代谢途径,从而合成预先设计的高附加值天然化合物[1,2],这一研究方向也称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3]。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常用微生物作为底盘细胞,包括大肠杆菌、酿酒酵母、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假单胞菌,它们的可适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工程菌代谢途径优化的改造工具和手段。此外,微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和蛋白质多产等特点,因此将微生
5G的广泛应用逐步推动了万物互联的发展,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数以万计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设备将通过无线链路上行接入网络,随之带来的拥塞也难以避免。同时考虑MTC设备的能耗问题,绿色能源捕获和无线传能是解决物联网中设备能源紧缺的新思路。本文针对节点能源受限的大规模物联网中上行接入的时延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
近年来,伴随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作为基建项目的重中之重更是蓬勃发展。但发展伴随着的相关隐患也渐渐出现,出现了许多由于检测维修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桥梁损坏甚至坍塌的事件,由于原有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前期只能使用Excel表进行最简单的重复录入,将桥梁所有信息都存储在网站服务器,后期分派至各桥梁养护维修项目的检测人员只能通过网站实现简单远程浏览,但主要功能依旧局限在桥梁基本信息的查询上,有效的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载不断接入电网系统中,这就导致电网系统很容易出现无功功率偏低、三相不平衡谐波过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减低了电网的电能质量,更有甚者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通过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常用的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的方法。由于静止无功发生器具有反应速度快、补偿精度高、谐波含量小、控制灵活、运行可靠等优点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光网络正在朝着长距离、高带宽的方向飞速演变,这使得光网络故障导致的通信业务中断损失更加巨大,因此,光网络生存性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同时,光网络的生存性以及其他传输性能会受到网络拓扑结构的极大影响,且拓扑影响很难在网络运维阶段进行改变。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光网络中拓扑分析与优化策略展开研究,以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并降低业务传输距离。本文针对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分别提出了
4-羟基异亮氨酸(4-hydroxyisoleucine,4-HIL)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在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将异亮氨酸双加氧酶(L-isoleucine dioxygenase,IDO)编码基因ido导入异亮氨酸生产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ssp.lactofermentum SN01中表达,利用内源生成的异亮氨酸合成4-HIL。本研究主要内
在当前信息技术当道的时代,以及环保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燃气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跃为三大重要能源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了燃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有效推动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其配套产业发展的步伐。燃气车辆作为燃气运输中的核心要素,在保障燃气供应安全、促进燃气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则以山西某天然气汽运集团公司作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技术,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情况,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SPECT结构会导致图像重建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图像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灵敏度差等。因此,克服传统SPECT重建过程中的缺陷,生成清晰、有效的重建图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
非光滑现象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常见机械系统中的摩擦、碰撞运动以及电路中的整流逆变等。由于非光滑系统存在不连续的向量场,其边界动力学行为成为非线性领域的研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