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荷载作用下无锚固大型储油罐动力响应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改扩建工程中,由于地理、地质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对储油罐近区的岩土地基等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地震效应严重影响在役无锚固储油罐的结构安全。为了确保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在役储油罐的安全,有必要对无锚固储油罐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系统分析总结了立式储油罐在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一步设计了一套同时测量多参数且能多次重复的实验装置,模拟在役无锚固储油罐在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规律;最后,运用ANSYS模拟计算软件进行了扩展研究。综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可供设计、施工参考。  1.爆源近区爆破地振速在爆心与罐心连线方向的水平分量最大。罐壁质点竖直方向振动速度与加速度都有高程放大效应。而罐壁质点罐壁径向震速由于受到罐内液体的晃动的影响,没有表现出高程放大效应,并且在罐壁底到罐高1/5位置震速出现随罐高减小的趋势。  2.在爆破振动作用下储液高度对无锚固储罐的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随着储液高度的增加,罐体质点加速度、速度、以及应变的峰值整体增强。尤其是在储液大于1/2时,随储液高度增加罐体质点的速度、加速度大幅增长。因此为保证储罐壁的安全,储罐储液高度不宜大于1/2罐。  3.爆破振动作用下罐体的各项动力参数沿罐壁径向分布为:从罐壁底部向罐顶,整体有衰减趋势。沿罐壁环向分布为:从迎爆面向侧面至背爆面先减小后略有增加。罐壁高度1/5以下其应变峰值整体较大,极大值主要集中在罐壁迎爆面底部,罐壁迎爆面底部是危险位置。分析罐底板得出:罐底板的径向应力较为突出,底板边缘应变最大,是底板的危险位置。  4.分析储罐底板竖向位移可知:储液高度增加,储罐底板的提离作用增强。其罐底质点的提离高度最大的时刻并不一定是振动波传到达的时刻而是振动波传过之后,且储液高度越高提离高度峰值出现越早。
其他文献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三道防线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肩负着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任,而10kV线路一般作为最末级保护,或最末级用户变电所保护的上一级保护,因此就与其他电
余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发展为杭州市的一个关键副城,欲有效加快该区的市场反应速度、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创建合理的营销模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配电网系统需要及时搜集、合理监控各类营销信息,更好地适应服务营销模式的持续改变。在此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其计量设备不仅能够随时搜集信息,还能够对负载、功率等相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为“SG186”
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进行动态微压差测量的领域越来越多,微压差传感器是最常见的检测工具之一。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其独特的性能吸引越来越多的
回顾了内聚力和扩展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总结了扩展有限元方法的相关公式,研究目的是结合实验分析验证内聚力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在裂纹扩展模拟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揭示
游动和飞行的集群运动蕴含了复杂的流体力学机制。人们一直关注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一是个体之间的流动耦合作用对集群运动的涌现(emergence)有何影响;另一是个体能否从集群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