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口路由器性能评测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Internet的关键中继设备,它们在通信子网中转发网络层的口报文或数据链路层的帧。路由器或交换机内的协议实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必须通过“一致性测试”(Conformance Testing)进行评价。而它们的可量化参数(吞吐率、转发时延、抖动和数据丢失率等),由于直接关系到网络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必须通过测试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对路由器/交换机性能的评价,除了需要良好的测试方法去模拟设备正常与极端情况下的工作环境和能够控制测试环境的测试系统外,还需要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即所谓“测试度纲”(Test Metrics)。测试度纲定义测试过程中注入被测对象的输入的数据格局(数据到达率及其分布规律),即概率分布、输入数据流之间关系的控制和协调以及输入/输出数据间的转发规律,这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本项目的研究背景是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关“多端口路由器并发穿越测试法”研究和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开发。IETF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评价的文本包括RFC1242、1944、2544、2285和2889,其中RFC2544和2889为最新的标准。但是,在相关RFC中有关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测试“度纲”(Metrics)主要覆盖了端口间数据流均匀分布情况,即是在假定任意输入端口的数据将均匀地转发到所有输出端口的特定情况下的部分性能参数。换言之,它们未考虑更一般的一些非均匀转发情况。RFC2285、2889也仅仅对部分网状流量情况(包括多输入瞬时指向同一输出端口时严峻的交换状况)提出了建议。此外,相关标准中并未明确界定应当如何测试抖动之类的参数。这就是本硕士论文提出进一步研究中继系统的测试度纲的动因。笔者以三类典型的输入数据流(即恒速率流(CBR-Constant Bit Rate)、变速率流(VBR-Variable Bit Rate)和可用速率流(ABR-Available Bit Rate))为基础,利用OPNET进行非均匀转发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三类数据流均匀转发与非均匀转发时路由器的典型性能参数差异极大,因此,必须扩展IETF现有的性能评测度纲,以便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价。本项研究的结果导致了对IETF性能测试度纲的扩展,为实验室正进行的路由器性能测试控制数据的定义提供了参考,也为向IETF提供建议改进路由器性能评测体系提供参考和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基于Web的问答系统答案抽取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结合形式概念分析的概念化聚类用户日志的方法,使用改进的基于DBSCAN聚类算法聚类用户的日志,根据问题/查询词
随着手机应用的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从电脑移植到手机上面,而三维程序在手机上的应用也极大的丰富了手机的应用范围。然而,由于手机物理硬件及计算能力的限制,大型场
在目前的人脸图像信息处理领域中,包含有人脸识别、人脸跟踪、姿势估计、表情识别等多个研究方向,然而,所有这些研究方向都涉及到一个人脸标识和定位的问题,即必须知道人脸在图像
随着3D动画、影视特效、建筑模型、数字媒体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三维场景绘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三维绘制具有计算量大、数据繁多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成为人们获取有用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文本分类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目标是在分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给文本分配一个或多
对等网络技术(P2P)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近些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P2P中的每个节点既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获取者。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连接到互联网中。人们在充分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和高效的同时,也不断受到各种计算机病毒感染和黑客恶意攻击的侵扰。在网络安
互联网用户所创造的“内容”正在迅猛增长,从不同渠道涌现的图像、视频等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以及用户信息更加紧密的结合。它们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更为形象综合地表达语义、
术语自动抽取是计算术语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从专门领域的文本集中识别出能代表本领域的文本单元的集合,如词语等。术语抽取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多个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一项复杂的工作往往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参与者来完成相应的工作,然而现有的一些管理信息系统在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