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贝叶斯压缩采样及健康监测信号和图像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但是大型基础设施服役环境复杂,既要遭受地震、台风等极端作用,又不可避免承受环境侵蚀等长期作用,因此研究结构健康监测,保障和提升土木结构安全性能,是土木工程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土木工程结构复杂,自由度繁多,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往往包含大量的传感器,大型基础设施连续监测系统往往采集海量数据,造成信号传输与存储效率低下。同时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受到电池能量等限制,无法采集、存储和传输大量的数据。高效的信号压缩算法是健康监测迫切需要发展的方向。压缩采样作为一种崭新的信号压缩和处理手段,利用信号在某些域下的稀疏性特征进行信号解压缩重构,突破了Nyquist采样定理的限制,近十年在许多领域包括结构健康监测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在信号高压缩率下实现精确的数据解压缩仍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在土木结构服役过程中,结构状态相对稳定,在相邻时间段的结构响应往往具有一定相似性,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具有稀疏性特征。本文基于此,开展时序贝叶斯压缩采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第二章以连续变化信号压缩采样的信号重构为应用背景,建立层次贝叶斯学习模型,嵌入信号动态稀疏性约束条件,即原始信号具有稀疏性及前后相邻时刻信号之间的变化也具有稀疏性特征,基于卡尔曼滤波器设计,提出了动态稀疏系统的时序贝叶斯压缩采样方法,计算获得每一时刻的重构信号的后验均值及置信度协方差矩阵。同时,研究实时估计每一时刻卡尔曼滤波器的噪声参数,避免人为设置导致的滤波器估计不准确问题,实现了每一时刻信号重构的实时性或近似实时性。(2)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的理论研究,建立时序贝叶斯压缩采样算法。为了保证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性,研究了算法的加速措施。同时基于均匀峰值和非均匀峰值模拟信号,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信号重构研究,与传统贝叶斯压缩采样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算法在每个时刻更高压缩率下能实现精确信号重构。(3)第四章分别基于实际连续采集的健康监测一维信号和二维图像,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方法相对传统方法更好的信号重构性能。结果表明,不论对于比较稀疏还是近似稀疏的信号均具有一定的性能改善。本文方法在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压缩重构、无线传感网络的丢失数据的恢复中、计算机视觉的图像采集与压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内陆高原的兰州地区受特殊的地形和热力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夏季雷暴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对该地区雷暴电活动特征的整体认识,本文利用耦合了非感应起电、感应起电以及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了一次发生于内陆高原兰州地区伴有降雹的强雷暴过程。通过研究雷暴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发现成熟阶段雷暴云底部存在范围深厚的正电荷区,并基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以胸痛为主诉(<3小时就诊)且胸痛持续时间>15min的患者共235例,年龄21-92岁,平均年龄62.29±12.79岁;其中,男160例,女75例。最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