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首先对QoS(QualityofSvervice)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根据基于IP网络的实时通信的发展要求网络提供具有不同QoS保证的机制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IETF组织规定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对QoS(QualityofSvervice)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根据基于IP网络的实时通信的发展要求网络提供具有不同QoS保证的机制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IETF组织规定的集成业务(IntServ)和区分业务(DiffServ)两种模型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服务类型,比较了二者在设计思想、实现机制、QoS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和优缺点.论文还说明了Windows2000环境下,如何利用Winsock2GQoSAPI编写基于RSVP请求的QoS的应用程序方法以及QoS模板的使用方法,并随后给出了示例程序.最后,该文对MPLS技术的发展和组成结构进行分析介绍,并对如何利用MPLS技术实现IPQoS以及区分业务(DiffServ)如何在MPLS中的实现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开发平台,特此研制了NDK-01型DSP实验开发系统.该文第一章着重介绍了该实验开
现代通信系统已经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的发展能够实现高速、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DSP芯片或单元的性能提升也主要受益于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如今,集成电路已进入深
视频是未来网络上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具有流量大、突发度高,需要严格的QoS保障等特性.有效的流量管理使得网络技术过于复杂(如ATM网络),简单的网络协议却很难同时保证视频业务Qo
在下一代的高速多媒体无线网中,保证业务的QoS指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文主要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网及无线ATM中越区切换时的带宽分配问题.文中对无线ATM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做了阐
该论文从基于H.323协议的VoIP系统实现的角度,对H.323协议及相关协议(如H.225.0和H.245协议等)进行研究,详细描述了H.323系统终端、网关和网闸特性,对基于IPM网络的符合H.323
该文着重对对话系统中相近域的自然语言生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合对话处理的特点,实现了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该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对生成过程中"说什么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系统是由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台应用系统组成,用于辨识特定目标,快速识别、强穿透能力、长工作寿命和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使其逐
图像信息的大量数据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信道的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增加极大的压力.JPEG由于其高压缩比.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和网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使得网络的异构性日益复杂,这也对移动性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换技术作为移动性管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异构网络
该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综述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某些技术.2.建立了接近实际情况的无线通信空时信道模型,考虑了:时延扩展、角度扩展、多谱勒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