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管理是指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农村小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既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也代表着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是由未来知识者所必备的素养要求决定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已经发生变化,却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更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即墨区M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法相结合对农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M小学实践应用的成功,表明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我管理之间相互效力,为教育管理者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树立了信心,也为今后深入探索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现有问卷,反复修订,形成适合本研究的问卷内容。问卷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三个维度考察。通过对该校的十二名自我管理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十七名教师的访谈,结合对该校全体三至六年级共九十八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数据搜集与整理。调查结果表明:M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三个维度从高至低得分依次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行为。三至六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水平本身差距不大,受教师教育观念影响明显。教师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就越强。研究还发现学生普遍认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在四至六人之间;年级越高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就越难以形成,因此抓住自我管理形成关键期尤为重要。其次,通过调查进行了如下问题的分析:从影响农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意识薄弱,能力不足、行为指导缺失的主要因素看,农村小学未形成自我管理的宽松民主环境与实践课程,内驱力缺失;农村教师未形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认同与具体实施模式、学生培训指导缺失。针对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偏少,提出了如下具体对策:学校通过构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校内外多元化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打好“组合拳”,推进多方共治丰富全人课程、以实践与反馈提升自我管理意识;教师通过形成“学生中心小组合作学习”美好课堂模式与分层培训,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小学生通过参与整合性课程与融合性实践规范自我管理行为,通过增加与校内外不同人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激发自我管理热情与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