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系统中出现实体经济遇冷而金融业过热,货币金融投放大量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却大大降低的现象。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过度发展金融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问题构成了虚拟经济问题的核心。我国对金融业的发展已经有了高度的重视,但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还处在逐渐提高、金融业及其服务体系、行业监管体系、相关政策体系和相关的行业标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弄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意义重大,从实体经济出发,掌握好金融业市场化度的问题,正确引导和稳步推进金融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积极作用,同时重视金融业发展的各种问题,使整个经济体系健康运行。本文首先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平衡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假设和整体构架的否定,推翻了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无任何关系的理论,用埃奇沃斯盒式图确定金融业对经济产出确实产生影响,分析了弗里德曼理论确立了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同时分析了两者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其次,对两者的不平衡发展进行了原因分析,金融业过度发展挤压实体经济的问题,市场体系问题,国有银行垄断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困难等问题同时也造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第三,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疏离,金融风险的存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和金融业过度市场化挤压实体经济。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确定市场是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最有效率的方式,政府只是起到调节作用。政府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只要做到从“管理”走向“治理”、用制衡求平衡。“管理”与“治理”,虽然仅一字之差,开启的却是金融业发展的新时代。要确保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防止盲目投资,减化部分实体经济领域行业的产能过剩。要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创新,引导其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