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是美国第一位职业小说家。他的代表作《维兰德》(Wieland,1978)其副标题为“转变,一个美国故事”是一部描写心里恐怖的哥特体小说。小说是基于一个在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加工创作而成,与真实事件相似,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宗教狂热杀死了家人。故事由一位女性主人公来叙述,采用书信体小说的形式。这部小说体现了布朗对美国大革命后期社会思想的不确定性,加深了读者对殖民地时期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本论文的三个章节分别论述布朗在《维兰德》中对当时宗教、理性认识论和政治主张三方面的困惑并分析了其困惑的原因。第一章:布朗在宗教上的困惑;具体论述一方面,他对加尔文教和自然神教持肯定态度;原因有二。第一,美国是一个清教统治下的社会,清教徒宣扬加尔文教义;第二,自然神教是启蒙思想产物,对美国知识分子有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加尔文教和自然神教持否定态度;原因有二。第一,加尔文教的人性恶论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自然神教排斥上帝对人的关照与清教传统下的人们渴望上帝的关爱思想相冲突。作者的这一困惑表现在作品女性叙述者一方面有悲观的原罪意识,另一方面认同对一些神秘事件的科学解释上。第二章:布朗对理性认识论的困惑;具体讨论了一方面,他对约翰·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苏格兰常识派的肯定态度;原因在于两种理想认识论都是启蒙思想产物,在十八世纪对美国的知识分子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他对约翰·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苏格兰常识派的否定态度;原因在于两种理性认识论对人性过于乐观的态度有悖于加尔文教的人性恶论。作者这一困惑体现在作品女性叙述者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一致表现出的自责和苦恼。第三章:布朗对政党意识形态的怀疑态度;分别论述了他对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托马斯·.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的政治理念存在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作者的这一态度集中反映在男主人公悲剧的成因上。原因在于,汉密尔顿的政治理念主要来源于清教传统,杰斐逊的政治理念来源于启蒙理性思想。布朗对清教传统和启蒙理性思想的态度都是怀疑的,所以他对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政治理念的态度也是怀疑的。此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三个章节的主要思想。通过分析布朗对这三方面困惑思想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布朗对启蒙思想和宗教思想都持怀疑态度,他强烈反对过激的理性或宗教的行为。布朗在《维兰德》中尽力地调和理性和宗教的思想但他并没有给出任何调和二者的具体方法。布朗困惑思想在《维兰德》中的体现这一解读,揭示出布朗对美国大革命后期社会各种思想的不确定态度,加深了读者对美国早期殖民地时期社会和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