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完整——论铁凝的文学创作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颇具才情的一位女作家,铁凝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和深刻透视,对生活素材的独到发掘和精巧提取,使她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把握到一个真实而又独特的艺术世界。 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铁凝始终用她纯净真挚的感情找寻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用执著的心灵固执地坚守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她以清新明亮的女儿声登上文坛,以凝重浑厚的理性之音获得成功。在这一嬗变过程中,作家的创作思想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清新到凝重,从审美到审丑,从单一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深受传统文化浸润,又衷爱西方艺术的瑰丽;满怀对美好的憧憬,又常常发现令人绝望的残忍,种种的矛盾、对立使铁凝的创作思想、审美标准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裂变,从而形成了文本的多义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采用多种视角、多维向度、多样表达也是作家主动采用的写作策略,多元的表述和探讨使铁凝的文学世界形成多向、立体、开放的审美景象,实现了她对自己的艺术建构和超越。分裂的创作意识和审美判断使作家对社会和人的关注更全面、更深刻,使其思想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得以充分展示,使其作品表现出极深的艺术感受力和极强的艺术张力。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铁凝文学作品中的分裂现象,力图从文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立场的分裂探究作家创作意识的裂变,以及这种分裂的创作姿态带给其文学世界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中国新文学的巨匠,是开创中国现代小品文的一代宗师,创作了许多经得起历史淘洗的散文,他对中国新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散文有冲淡闲
政治讽刺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种类之一,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种类之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政治讽刺诗。到了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政治讽刺诗也有了长
本文论述了辛弃疾悲剧命运的形成及其消解悲剧意识的途径。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出生于北宋灭亡之后的山东济南,从小所受的教育和与身俱来的英雄意识,使他
在中、日、韩、印逐鹿亚洲影坛的今天,韩国电影以不可阻挡之势破土而出。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在电影市场上屡屡赢得高票房,韩国电影以《醉画仙》为排头兵,逐渐在亚洲乃至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描写他那块“邮票般大小的故土”,他的作品也是打开美国尤其是南方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南方大家族的没落、旧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