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股骨近端在慢步行走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同时模拟建立股骨近端不同直径溶骨性转移瘤模型,分析不同大小病变对于股骨近端的应力影响,评估骨折风险,为临床预防性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志愿者双下肢进行薄层CT扫描获得股骨数据,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1.1进行图像处理后数据导入建模软件UG4.0建立股骨近端三个部位溶股性病变模型,给予加载缓幔行走时单足落地状态下股骨的载荷,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股骨颈区,转子间区及转子下区应力的变化。结果:①股骨颈水平:当内侧皮质完整的髓内病变破坏直径至相应冠状面直径的90%时,局部应力由48.22Mpa增长至135.98MPa,大于极限应力115Mpa。侵犯1/2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增至70%时,局部应力由40.41Mpa增长至92.34MPa,略大于屈服应力92Mpa。破坏外侧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60%时,局部应力由81.19Mpa增长至101.19MPa,大于屈服应力92Mpa。②转子间水平:内侧皮质完整的髓内球形病变破坏直径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131.21MPa,大于极限应力115Mpa。破坏一半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破坏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105.19MPa,大于屈服应力92Mpa。完全破坏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70%时,局部应力大于屈服应力,增长至92.21MPa,略大于屈服应力92Mpa。③转子下水平:破坏一半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92.42MPa,略大于屈服应力92Mpa。完全破坏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70%~80%之间,局部应力增长至89.97-105.19MPa,大于屈服应力92Mpa。结论:股骨近端未穿透骨皮质的髓内病变对股骨近端应力变化影响不大。对于完全破坏单侧骨皮质的病变,在股骨颈水平破坏直径大于60%时存在骨折风险,转子间水平破坏直径大于70%时存在骨折风险,转子下水平破坏直径大于70%时存在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