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和关照问题备受关注,本翻译实践研究报告旨在针对儿童心理学研究展开,《照看好孩子——对于儿童、青年和其家庭的心理干预》一书,系列地展示了儿童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以及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国内外学者日趋重视儿童心理研究的文化大背景下,如何将国外最新的儿童心理学发展理念和心理干预治疗方案进行汉译的输入,并结合翻译理论和策略进行有效地分析,已然成为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翻译实践研究报告从功能学派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目的语受众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和需求,探讨儿童心理学译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文中功能学派目的论理论通过概述目的论及主体思想,目的论三原则,源文本辨析和案例分析来实现。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为儿童心理学文本的探究提供了借鉴。笔者从词汇层面、语篇层面和修辞手法三个层面分析儿童心理学译本,讨论了拟声词、文化词、青少年与心理医生的对话及整个谋篇布局中适用到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辅以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通顺原则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分析,其中文化词和四字格的运用,不但赋予译本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且还起到了文化外宣的作用。本翻译实践研究报告通过对儿童心理学文本的翻译行为进行总结,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目的论对儿童心理学译本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文中总结和归纳了适用于少儿心理学文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重点讨论了目的论三原则对译本内涵和外延的作用,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的同时,唤起整个社会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