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诱导血管渗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血清型亚群,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血清型。同一血清型中又可因为抗原性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基因型。登革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其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进行传播。登革病毒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太平洋群岛及中、南美洲等许多国家均已造成严重的威胁。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登革热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其中登革热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皮疹以及肌肉和关节疼痛,人体在感染同一血清型之后会获得终生免疫。但是不同血清型所造成的二次感染却会造成严重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这种现象被称作“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低血压,血容量减少及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其中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其主要的研究热点,但是具体的机制还不是太清楚。临床研究发现登革病毒感染会诱导产生的大量的炎症因子,并且和登革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登革病毒感染的过程中,炎症因子参与调节宿主的体内稳态平衡以及参与疾病的发生。IL-1β,是宿主体内产生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炎症因子,其主要由炎性小体激活产生。NLRP3炎性小体在宿主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入侵,特别是RNA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NLRP3蛋白识别登革病毒感染从而促进炎性小体组装的一个新机制,并且还创新性的将NLRP3炎性小体和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血管渗漏症状直接的联系在了一起。首先,我们证明了登革病毒感染可以产生大量的IL-1β,接着我们证明了登革病毒的复制和蛋白合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着我们通过蛋白筛选发现了登革病毒M蛋白可以直接和NLRP3相互作用并促进了炎症小体的组装。接下来我们通过AAV-9载体系统使M蛋白在小鼠体内大量表达,发现其通过上调器官中的IL-1β水平导致器官的血管通透性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但是当我们使用AAV9-M感染NLRP3-/-小鼠时,相比于AAV9-M感染正常小鼠,器官中的IL-1β水平显著降低,器官的血管通透性得到明显回复。最后我们使用重组IL-1β活性蛋白直接刺激正常小鼠,发现小鼠器官血管通透性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以上实验说明了登革病毒M蛋白激活NLRP3炎性小体产生的IL-1β在诱导血管渗漏过程中发挥了直接的作用。登革病毒的NS1蛋白可以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管渗漏,之前的研究发现NS1蛋白一方面可以作为PAMP通过TLR4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来破坏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导致血管渗漏,另一方面NS1蛋白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表面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来导致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因为NS1蛋白本身不具备这种破坏作用,所以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发现了登革病毒感染免疫细胞促进了MMP-9的产生,接着我们发现登革病毒的NS1蛋白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MMP-9的分泌,进一步研究发现NS1蛋白可以通过和MMP-9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免疫细胞中的MMP-9招募到内皮细胞中,从而破坏内皮细胞间的交联分子来导致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最后通过MMP9-/-小鼠实验,我们进一步证明了MMP9在NS1诱导血管通透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揭示了NS1通过招募MMP-9来破坏内皮细胞间的交联从而诱导血管渗漏的一个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向阐明了登革病毒感染诱导血管渗漏的具体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DHF/DHS症状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研究靶点。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新的非交错中心格式(NUCS格式)、修正静水重构格式(MHR格式)、水面重构格式(SR格式)、和界面静水重构格式(IHR格式)求解浅水及其相关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NUCS格式与MHR,SR和IHR格式都属于有限体积法并且MHR,SR和IHR格式都属于迎风格式。非交错中心格式与迎风格式的核心区别在于:迎风格式需要近似的或是精确的黎曼求解器来定义数值通量函数,非交错的中心格式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使用昂贵的Nafion膜以及Pt基贵金属催化剂,该类燃料电池造价高昂,大规模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的工作环境为碱性,理论上其核心组件均可使用较为廉价的材料,为降低燃料电池的造价提供了可能。目前,APEFC的发展面临许多重要挑战,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展高性能的全
祭文是礼仪活动中人与鬼神互动的告祝文本,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以表达情感或思想主张见长,兼具礼仪功能和文学价值。论文以明清时期的祭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祭文的文本整理、分析,深入到礼仪文化与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和内涵之中。在传统文学研究基础之上,侧重发掘明清祭文所具备的社会、思想价值。根据祭文的功能与对应的社会领域,划分出国家礼仪祭文、儒家士人祭文、民间祭文等类型,主要探讨明清时期祭文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或历
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与发育缺陷、过早衰老、慢性病、癌症以及抗感染能力下降均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保证基因组的稳定性对于维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内或者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使细胞内基因组DNA发生不同类型的损伤,比如双链和单链断裂、碱基损伤等,进而导致基因组不稳定。DNA断裂位点精准、高效的修复对于保证基因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物体内,DNA双链断裂(DSBs)是最
人群定向是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找出具有共同特征的潜在用户集合。为了能够帮助企业或广告主挖掘社交网络中潜在用户,本文针对复杂的社交网络关系,进行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的潜在用户挖掘研究。本文针对复杂网络的不同拓扑结构,分别就基于用户行为关系网络、基于位置与行为关系的网络和基于兴趣标签与行为关系的网络中的用户挖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行为关系网络的用户挖掘,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种行为关系的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到国际市场上,其通过在海外其他国家中设立子公司或跨国并购的方式来进行海外扩张,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打造竞争优势。当前,企业的这种海外扩张行为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即使是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他们绝大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却依旧是在母国市场中完成的,也就是说跨国企业具有很高程度的母国足迹。而跨国企业在母国市场上的经营情况是否能够对其后续的海外
胚胎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胚胎发生和发育受到极其严格且精细的调控,以保证传宗接代正常进行。无论动物还是植物,胚胎都被母体组织层层包裹,多年来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周围母体组织形成的微环境对胚胎发育至关重要,特别是早期胚胎发育极其依赖于这种微环境所传递出的发育信号。对动物胚胎的研究表明,母体-胚胎间存在着复杂的信号交流。母体组织发育缺陷或母源性信号分子异常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胎源性疾病。植物胚柄连
虽然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称GAN)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实际领域,但是GAN仍然存在缺陷导致无法生成高质量的模拟数据。虽然当前GAN的变体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存的GAN的变体或存在梯度负数(如WGAN)或者生成的数据仍然存在相同图片或者图片模糊等问题(如MGAN)。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三个方面,即如何解
自“大数据”的概念在2005年被提出以来,“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和商业界掀起一股革新的热潮。空间大数据(SBD)特指具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空间大数据成为了目前最具价值的空间产品之一。SBD可以被分为对地观测大数据与人类活动大数据两类。目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SBD中提炼知识已经成为学术界以及相关产业中的重要范式;SBD也在地球科学,城市学,环境科学等多个
当前,各国越来越重视空天地网络信息系统(GASNIS)的建设。GASNIS是以空中平台,包括空间站、高中低轨道的卫星、平流层的气球、有人或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以及地面平台、包括地面站点或地面移动终端;水域平台,包括海洋观测船舶或有其他特殊任务的船舶为载体所组成。GASNIS是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相关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网络信息系统。其发展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生等各个重要领域。GASNIS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