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底水锥进问题一直阻碍着采收率的提高,严重时会出现暴性水淹,影响油井寿命。目前,氮气泡沫在国内外油田的压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大多应用于常规油藏。为进一步拓展氮气泡沫压锥的应用范围,本论文针对塔河某高温高盐底水油藏(温度为106~117℃,地层水矿化度为21.2×104mg/L),系统研究了氮气泡沫的泡沫性能、流度控制能力、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以及压锥效果。本论文采用Waring Blender方法,在100℃、现场注入水的条件下,通过将非离子型起泡剂与两性离子型起泡剂复配,形成了耐温抗盐泡沫体系一——NL,在此基础上添加稳泡剂,形成了耐温抗盐强化泡沫体系——NLW。NL在110℃(NLW在100℃).注入水条件下的起泡体积分别为520mL和350mL,析液半衰期分别为271s和2464s;前者在110℃老化,后者在100℃老化,120d后两者的起泡体积分别为350mL和410mL,析液半衰期均为232s,NL较NLW拥有更好的泡沫稳定性。通过对NL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发现:(1)适当提高起泡剂浓度(0.1%-0.6%),有利于增加起泡体积,延长半衰期;(2)优选出的泡沫体系具有盐增效效应,随着矿化度增加,半衰期不断延长;(3)随温度增加,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呈指数型递增,半衰期呈多项式递减,泡沫综合指数呈多项式递减;(4)随压力增加,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呈对数递增,半衰期呈多项式递增;(5)随原油加入量的增加,低浓度NL的起泡体积和半衰期不断下降,提高其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耐油性;(6)优选出的0.2%NL能降低原始油水界面张力,但降低幅度有限。在120℃,现场注入水,回压20MPa条件下,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耐温抗盐普通氮气泡沫的流度控制能力发现,气液比为2:1,注入速度为3.5m/d时,其流度控制能力最强,并且岩心渗透率越大,流度控制能力越强。通过研究氮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发现,随老化时间延长,氮气泡沫的稳定性逐渐下降;原油对氮气泡沫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相同条件下老化5d,含油状态下残余阻力因子的降低幅度较无油状态下增加56.93%;高温对强化泡沫稳定性较明显,相同条件下老化5d,其残余阻力因子降低幅度较耐温抗盐泡沫增加62.03%。制备了底水油藏氮气泡沫压锥模型,并利用其对氮气泡沫的应用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氮气泡沫的注入时机越早、避水高度越高,氮气泡沫压锥的效果越好;在生产井位置注入0.5PV纯泡沫段塞并焖井3d,氮气泡沫压锥的效果越好;同时在底水推进速度2.5-7.5m/d的范围内,氮气泡沫都能发挥较好的压锥效果。本文的研究为有助于深化对氮气泡沫的理论认识,为塔河油田开展氮气泡沫压锥现场试验奠定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