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脓毒症(Sepsis)是指因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种类型,伴有足以引起死亡率增加的循环和细胞代谢紊乱。早期诊断脓毒症,并通过各项指标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是控制病情、减少多脏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对脓毒症患者脑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ovenous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cv-aCO2)、乳酸(Lactate,Lac)的检测,结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Ⅱ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SOFA),探讨rSO2与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在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7年09月至2018年04月住入湖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经SEPSIS3.0[1]新标准诊断为脓毒症患者20例,为脓毒症组;收集同时期诊断为非脓毒症患者20例,为非脓毒症组。入院后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对其进行48h的rSO2持续监测,并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T1=0h(脓毒症患者确诊脓毒症后并开始治疗的第一时间和非脓毒症患者治疗开始的第一时间)、T2=6h(两组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的6h时)、T3=24h(两组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的24h时)、T4=48h(两组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的48h时)4个时间点血液标本,送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分别记录这4个时间点的rSO2、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等数据。 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分为脓毒症组(研究组)、非脓毒症组(对照组);根据出院结局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经抢救后或病情较重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归为死亡组);根据规范治疗6h后患者乳酸情况分为乳酸正常组和乳酸异常组。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两组数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计数资料间采取卡方检验,双变量间相关性采取秩相关分析,分析rSO2与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相关性。P<0.05则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一般情况相比较,脓毒症组年龄、体重、身高、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小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慢阻肺、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人数、GCS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人数、抗生素使用人数、每小时尿量、胆红素、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呼吸频率、白细胞、rSO2、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脓毒症rSO2均高于脓毒症组、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脓毒症组。 2、脓毒症组在48h治疗过程中的4个时间点rSO2均低于非脓毒症组;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脓毒症组在48h治疗过程中的4个时间点中rSO2呈上升趋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SO2与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存在负相关,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死亡组rSO2低于存活组;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乳酸正常组rSO2高于乳酸异常组;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乳酸异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rSO2+Lac+Pcv-aCO2联合应用于脓毒症液体复苏时,rSO2+Lac+Pcv-aCO2的联合指导液体复苏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1。单项指标指导液体复苏时rSO2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Lac、Pcv-aCO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为0.679。 结论: 1、rSO2与Pcv-aCO2、Lac、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在指导脓毒症患者48h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负相关性。 2、rSO2与Lac、Pcv-aCO2联合使用,对于判断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