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产业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则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创新不力。产业结构的优化既创造了制度创新的需求,又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方向与不竭的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与动力支持,而且可以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微观主体与人力资本基础。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我们面临全方位的制度创新。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当前如何通过实施制度创新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理论及现实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律、库兹涅兹定律与筱原三基准定理为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加入WTO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制度创新的匮乏却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作用。在简述制度创新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创新及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作用及意义。制度创新为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与动力机制,宏观环境及微观基础,并通过有利的意识形态与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包括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制度装置等方面。为了推动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我们应从宏观、中观、微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创新,把宏观制度环境的构建、中观产业政策的制订实施与微观市场主体的培育等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