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AFP与原发肝细胞性肝癌发生的关系;AFP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原发肝细胞性肝癌术后预防性TACE治疗对复发率的影响;射频消融在肝癌切除术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我院87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69例,占79%;女性18例,占2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5例,比例为86.2%;乙肝表面抗原阴性12例,比例为13.8%。大三阳17例,比例为19.5%;小三阳46例,比例为52.9%。AFP升高者43例,占4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AFP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肝硬化、HBsAg无相关性(p﹥0.05)。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射频消融12例,其中肿瘤直径≤3cm有10例,完全消融9例,完全消融率占90%;肿瘤直径在3-5cm有2例,1例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占50%。12位患者中7例术前AFP升高,术后6例下降,其中转阴4例,1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肝癌切除术后分为2个月内行TACE治疗组30例(实验组)及未行TACE治疗组45例(对照组)。术后预防性行TACE组肿瘤1年复发率为20.1%,未行TACE组复发率为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TACE组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52%、75%,未行TACE组复发率分别为56%、8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对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大,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HBV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是肝癌好发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小三阳,其次为大三阳,因此,对于临床发现的“小三阳”患者,应高度重视,定期复查B超和AFP及相关检查,作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射频消融具有微创、经济、重复性好、安全的特点,适合于肝癌切除术术后复发病人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肿瘤复发直径≤3cm的病人。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行TACE可降低肝癌近期复发率,而对远期复发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