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腺炎一直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奶牛乳腺炎病原的复杂性,给此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长期以来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该病,疗效确实,但也带来很多问题,如耐药性、残留等。采用中草药制剂治疗临床型乳腺炎,不仅取得了显著优于抗生素的疗效,同时也杜绝致病菌的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
试验一通过对奶牛乳腺炎的临床学调查,抽样检测奶牛549 头,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14.9%,隐型奶牛乳腺炎发病率32.2%。不同胎次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不同, 1-5 胎次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均高于临床型乳腺炎。
试验二分别无菌采取新疆昌吉地区6个奶牛场中进行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临床型乳腺炎奶样检出的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酵母菌。隐性乳腺炎奶样检出比临床型乳腺炎少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已经基本替代链球菌成为了主要致病菌。本试验已经发现的能导致奶牛临床型乳腺炎发生的病原绿脓杆菌、酵母菌,这是奶牛乳腺炎疾病的一个新的特点。
试验三选择8种具有抗菌消炎效果的单味药物,以昌吉地区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7种病原菌为受试菌株,进行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定量分析,试验出复方制剂对各种细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复方中各种药物达到了互补的作用。
试验四临床试验表明,自拟复方中药制剂临床药效明显,治愈率90%,为防治奶牛乳腺炎和相关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