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镉暴露对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以及维生素D对这一作用的影响。 方法: 1.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尿镉水平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和Cochrance图书馆数据库,搜索出2016年12月之前的所有符合搜索条件的相关文献,Meta分析合并每个研究的尿镉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参考水平)相比较的OR及95%可信区间(CI);采用剂量-反应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尿镉水平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2.细胞实验研究维生素D对低浓度镉引起的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采用胰岛β细胞株NIT-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dcl2组、Cdcl2+VD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岛素相关基因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变化。 3.动物实验研究维生素D对低剂量镉暴露小鼠的影响: (1)镉蓄积实验:1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dcl2组(尾静脉注射,2.5mg/kg),尾静脉注射48h后,解剖小鼠并分离肾脏和胰腺,浓硝酸消解脏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检测镉离子浓度。 (2)饮水镉暴露实验:15只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dcl2组(饮水给镉,162.5ppm)、Cdcl2+VD组(1000 IU/w)。每周检测体重,干预第8周后,每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干预16周后,检测三组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骨湿重、血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检测胰腺组织内ROS含量,分析小鼠胰腺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 结果: 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篇文献,总共28402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尿镉水平高可以增加DM的发病风险(OR=1.24;95%CI,1.03-1.49),异质性较小(P=0.16,I2=37.0%)。剂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尿镉大于1.16μg/g Cr时,尿镉水平与D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利用CCK-8法最终筛选出对NIT-1细胞活力没有明显影响的 Cdcl2浓度(0.05μM),能够减轻低浓度镉细胞毒性的活性维生素D浓度(1nM);检测单个NIT-1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结果显示低浓度镉暴露4天时,NIT-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先上升(P<0.05),而后随着镉暴露时间的延长,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量下降(P<0.05)。而活性维生素D干预最终升高了镉暴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P<0.05);在基因表达水平,长期低浓度镉暴露并未显著改变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长期低浓度镉暴露可以显著增加NIT-1细胞内的ROS含量(P<0.001),而活性维生素D干预可以降低镉暴露细胞内的ROS含量(P<0.001);低浓度镉暴露可以降低NIT-1细胞内IRS-1蛋白的表达量(P<0.05)。 3.尾静脉注射Cdcl2后,小鼠的肾脏、胰腺的镉蓄积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胰腺的镉蓄积量小于肾脏的镉蓄积量;在饮水镉暴露实验中,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Cdcl2组小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P<0.001),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显著降低(P<0.05),胰腺内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与对照组相比,Cdcl2组胰岛呈束状而变窄,体积变大;与Cdcl2组相比,Cdcl2+VD组胰岛外形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 结论: 1.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镉超过1.16μg/g Cr(WHO推荐的上限为5μg/g Cr)增加患DM风险。 2.长期低浓度镉暴露早期使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上升,而后随着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下降。活性维生素D干预对这一改变有影响。低剂量镉暴露升高了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导致胰岛β细胞体积增大,维生素D补充对镉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具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