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水城出土的元代习抄文书,指的是在黑水城出土的一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习写的蒙学习字及儒学教材,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练笔时题写的一些习字、诗词、歌谣、俗语杂写等文书。这些文书涉及元代亦集乃路的儒学教育、蒙古字学教育及其它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
本文对黑水城出土的这些习抄文书及其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分为整理篇和研究篇两大部分。
整理篇是对《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文献》、《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中的元代习抄文书进行整理,包括标题、录文、校勘、注释及叙录五部分,对文书进行归类,整理。
研究篇是对其中的一些习抄文书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文书反映了亦集乃路儒学教育管理与教学教材遵循元朝政府规定,并且部分儒学教材具有集注较为简单的地方特色。二、文书表明亦集乃路为加强蒙古教育和培养翻译人才应设有进行蒙汉语言翻译人员,也设有蒙古字学这一教育机构。三、对《千家诗》文书的考证,表明在元代的亦集乃路地区流行着一种与刘克庄本《分門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校证》和谢枋得本《千家诗》不尽相同的新版《千家诗》。四、对《十忆诗》文书进行了考证,表明了黑水城习抄《十忆诗》的版本应源自《锦绣万花谷》,反映了《十忆诗》这种玉台体的艳诗在元代得到广泛的流传,乃至在亦集乃路边陲地区也成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的诗作,同时也反映了《锦绣万花谷》这种大型类书在亦集乃路地区也有一定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