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给地表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活性碳纤维毡作为生物膜载体,通过自然挂膜形成生物膜帘,在动力辅助水体微循环条件下,开展污染水源水原位修复试验,旨在为污染水源水质的原位修复找到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技术。通过试验分析,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1)生物膜帘对污染源水中的CODMn、NH3-N、TN和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浓度分别从9.62 mg/L、0.93 mg/L、5.18 mg/L和75 NTU,下降到3.5 mg/L、0.28 mg/L、1.25mg/L和4 NTU,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3.6%、69.6%、76%和94.5%,但TP去除效果较差,质量浓度从0.25 mg/L下降到0.19 mg/L,去除率为22.9%;(2)水温对生物膜帘修复源水水质的效果具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在水温25℃时CODMn和NH3-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0%和92%;但TP去除效果在15℃时最佳,去除率达到54%;(3)源水初始氨氮浓度对生物膜帘水质修复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由1.27 mg/L上升到2.5 mg/L时,氨氮去除率由96%下降到92%,TP去除率由40%下降到30%左右,CODMn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5%;(4)动力辅助水体微循环流量对生物膜帘源水修复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为:CODMn和NH3-N在流量为200 L/h时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达80%和94.7%,但TP去除率仅为38.5%,在流量为400 L/h时其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为44.12%;(5)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动力辅助生物膜帘源水水质修复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水温25℃,初始氨氮浓度1.5 mg/L,微循环流量为400 L/h。检验性试验表明,生物膜帘对CODM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4%,90%~96%和40%~50%。本论文成果可作为污染水源水质修复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