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出口水箱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化石能源危机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满足其供暖供热的热需求。太阳能供暖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统,凭借其环保、节能、低建设成本等特点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中。该系统通过集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热量以加热工作流体。利用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流体将收集到的热量储存到蓄热装置中。待有热需求时,由蓄热装置中提取热量供建筑使用。作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关键部件,集热装置与蓄热装置对系统的供热性能表现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太阳能供暖系统研究的现状,针对横置真空管集热器与变出口水箱的流动换热机理及应用,分别采用数值计算、理论研究以及实验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测与数值计算方法,对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横置式真空管集热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其内部流动的发展过程与流动特性,并建立了更为准确的流动传热数学模型。针对太阳能供暖系统中的蓄热与供热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出口实现变有效容积式的新型蓄热水箱。新型水箱的设计,仅需在原有水箱的基础上进行可控出口的改造,即可实现性能的提高。通过对该新型水箱的结构与热特性的研究,建立了新型水箱以及供暖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探索了新型水箱对不同循环方式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长期运行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研究横置式真空管内部的流动发展过程与流动特性,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揭示了管内流动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并提出了二次流流动对管内流动换热的重要影响。建立了充分考虑二次流的管内传热流动数学模型。与现有数学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吻合度更高,为工程设计的适用性建立了基础。对新型水箱的计算分析显示新型水箱设计可将大部分热量集中在有效容积内。水箱通过改变有效容积的大小实现变容积蓄热功能。新型水箱改善了供暖系统在太阳辐射量不足的情况下的蓄热表现。阴天蓄热时,新水箱有效容积的平均温度较传统水箱提高了4.2℃。这反映了新水箱可有效提高水箱能量的储蓄品位。基于新型水箱的特点,建立了水箱内部流动传热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热负荷特性、水箱初温以及太阳照射量对新型水箱运行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日间供暖、较低的水箱初温以及较弱的太阳辐射下,新型水箱对系统的供暖性能均有较大的改善,有效的延长了太阳能供暖时长,改善了系统性能。计算案例表明,当热负荷为1000 W、辐射量为15.3 MJ/m时,在初始水箱温度为15℃的条件下,传统水箱供水温度达不到供暖要求,而新型水箱仍可提供13.2 MJ的热量。鉴于新型水箱在日间供暖下的显著性能,重点对以日间供暖为主的太阳能供暖系统进行研究。针对两种主要的系统循环方式,即强制循环与自然循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四川省康定市某自然循环供暖系统的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新型水箱与传统水箱对系统长期供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本文中的强制循环系统,新水箱的供暖季热损失较传统水箱降低了19%,供暖季的有效供热量则提升了11.6%。而对于本文中的自然循环系统,新水箱对系统供暖季供热量的改善可达11.9%。本文结合理论研究,数值计算与实测验证,重点研究了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集热器与蓄热水箱。通过横置式真空管集热器内部流动的特征与相应的数学模型,揭示了集热器内部流动机理并预测了管内流动换热性能。另一方面,对新型蓄热水箱的多因素影响及长期供暖性能的研究分析表明新型水箱对优化改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供暖性能改善有显著作用,对优化蓄热水箱选型与解决管道夜间冻结等问题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研究可为太阳能供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在现代钢铁冶金发展过程中,炉外精炼是确保钢铁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钢铁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LF炉精炼过程可以提高钢的质量、扩大钢的品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产业对钢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质量的钢材需要具有强度高、低温韧性好、冷成型性能以及焊接性能良好等特点。硫是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有害元素之一,含硫量较多的钢脆性较大。由于它对金属材料的危害,使脱硫成为钢铁冶金的重要
本论文以稀土正磷酸盐(REPO4)荧光粉为研究对象,就其形貌和物相可控合成以及上/下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水热/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巧妙使用酒石酸根(Tar2-)和乙二醇(EG),对具有显著一维生长优势的单斜相(m-)和六方相(h-)REPO4(RE=La~Dy)结晶习性进行了有效调控,制备出了高[001]取向的m-(La0.95Eu0.05)PO4 纳米线和 m-/h-REPO4(RE=
目的 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al B组予以Sal B溶液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组以阿托伐他汀溶液灌胃12周。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小
无线电能传输是集成了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物理学、材料学、电路、现代控制理论等多学科强交叉的研究领域,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供电存在的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容易产生接触火花、供电线暴露等问题,消除了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使电能传输更加灵活安全。无线电能传输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军事、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家用电器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是典型的多参数、易失谐系统,在发展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青春发动时相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别探讨青春发动时相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轨迹对青春期血压偏高风险的影响,以及二者对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的联合作用。[方法]本研究①分别采用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和中山身高发育队列资料,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共对743名儿童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每半年随访一次;中山身高发育队列共对15,38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2年的随访
研究目的:近年来虽然胃癌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是胃癌仍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三位的恶性疾病。胃癌的根治性外科手术仍然是可切除胃癌患者的最重要治疗办法。在保证外科手术切除的质量同时,如何加快胃癌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自1994年报道了首例腹腔镜用于治疗早期远端胃癌以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经验积累,腹腔镜技术的适应症也逐步拓展。多个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全社会都在寻找着新能源,以此来替代传统的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的优点,它逐渐成为新能源的关注对象,使得光伏发电站以及装机容量都在不断增加。由于光伏发电量受天气变化条件这一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并入电网将会对传统电网造成一定的波动。同时,由于电网的负载变化,也会对电网的调度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受天气变化和地域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为了
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由小到大,能力由弱到强的重要途径。总结企业并购实践可以发现,并购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两种鲜明的趋势:一方面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统计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单次并购的规模还是总的并购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并购种类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最初的横向并购为主逐渐扩展为纵向、多元化等多种并购方式并存,这些并购类别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项并购交易中可能同时存在横向和纵向形式。在并购的上述两
Fe Cr Al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有良好的高温蠕变强度、出色的抗辐照性能和优异的抗腐蚀性能等,是第四代核能系统最有希望的包壳候选材料之一。ODS钢的宏观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中弥散分布的纳米氧化物。目前关于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对Fe Cr Al ODS钢纳米氧化物的物相及其数量比例、弥散形貌和界面结构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为了优化合金
近些年,人们针对脉冲电流处理技术对传统的Cu-Zn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优化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已经探明该类材料性能的优化源于脉冲电流处理技术作用下材料内组织结构的演变,尤其是脉冲电流诱发的固态相变。然而迄今为止,关于脉冲电流诱发的Cu-Zn合金固态相变的研究仅局限于微观组织结构的表征及性能的测试。有关脉冲电流诱发的Cu-Zn合金固态相变晶体学特征的研究,仅发现了母相与子相之间基本符合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