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热塑性绝缘电缆代表着电力电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获得了重视。然而,与热塑性电缆绝缘材料配合使用的热塑性半导电屏蔽材料的研究仍然很少。现阶段主流的热塑性电缆绝缘主要以聚丙烯(PP)为基体。为了与PP基绝缘相配合,我们开展了热塑性PP基半导电屏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使用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共聚物(PP/POE)的混合物为基体,炭黑(CB)为主要导电填料,探索了采用一维、二维导电材料(如碳纳米管C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塑性绝缘电缆代表着电力电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获得了重视。然而,与热塑性电缆绝缘材料配合使用的热塑性半导电屏蔽材料的研究仍然很少。现阶段主流的热塑性电缆绝缘主要以聚丙烯(PP)为基体。为了与PP基绝缘相配合,我们开展了热塑性PP基半导电屏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使用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共聚物(PP/POE)的混合物为基体,炭黑(CB)为主要导电填料,探索了采用一维、二维导电材料(如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纳米片GNS、MXene等)替代炭黑制备半导电屏蔽材料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一维、二维导电材料取代一部分炭黑后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半导电屏蔽材料在直流电场下对绝缘材料内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首先,将GNS和CNT作为第二填料,制备了基与PP/POE/CB的三相复合材料。探究第二导电填料对半导电屏蔽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导电组分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与分布;用平行板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炭黑含量下屏蔽料的熔融流变行为;获得了屏蔽料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探究了导电填料含量和形态与分布对屏蔽料的动态力学、流变及导电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炭黑含量下,复合体系的导电性能与炭黑颗粒在聚合物中的分布状态密切相关。另外,可利用流变性能和动态力学参数来判断复合体系的导电网络结构。综合来看,与纯炭黑复合材料相比,GNS和CNT均可使半导电屏蔽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加工性能。相比于GNS,CNT填充半导电屏蔽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含1.0%CNT的屏蔽料的室温下体积电阻率为20Ω·cm,体系IPTC值为0.5。其次,将MXene作为第二填料,制备了基与PP/POE/CB的三相复合材料,研究了网络结构与导电性能等的关系。引入PP-g-MAH作为相容剂,增强了MXene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相容性,改善了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减少MXene纳米片层间的再堆叠,提高屏蔽料的电学性能。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构证明了导电填料MXene的均匀分散。通过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等证明PP-g-MAH的加入增强了相容性和填料网络稳定性。再次,进一步研究了屏蔽料-绝缘界面的电现象,研究了半导电屏蔽料对绝缘的空间电荷注入情况。用新型三相屏蔽材料作为电极,通过电声脉冲法(PEA)测试了PP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情况。探究不同填料组分的半导电屏蔽材料对绝缘中空间电荷注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T屏蔽料有利于抑制聚丙烯绝缘中空间电荷的注入。MXene有利于抑制LDPE绝缘中空间电荷的注入。
其他文献
光热治疗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的新型治疗手段,因其选择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光热治疗中,光热剂的光热效应强弱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而光热剂的种类众多,包括无机光热剂和有机光热剂等。其中,聚吡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有机光热剂,具有稳定性好,光热效应强的特点,基于聚吡咯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热治疗和光声显影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虽然聚吡咯基纳米材料具有以上诸多优点,近
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癌症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皮肤癌等癌症的治疗。光动力学治疗过程通常需要三个条件:特定波长的光、氧气和光敏剂。然而,由于可见光的组织穿透较差,限制了其在肿瘤和癌症治疗上的应用。另外,目前很多性能较好的光敏剂的光吸收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具有一定光毒性。化学发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通过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光源,激活光敏剂产生一些活性氧物质,从而实现对肿瘤
铝合金因其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与可加工性强等优良性能,在航空、汽车领域常作为结构材料而广泛应用,提高铝合金强度以适应结构材料性能需求是目前铝合金研究方向之一。提高铝合金强度方法包括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利用的强化机制包括晶界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与固溶强化。塑性变形可以通过细化晶粒和提高位错密度增强晶界强化与位错强化效果。合金元素既可能以析出颗粒形态也可能以固溶原子形态存在于铝合金中,这两种形态都会
工程机械、武器装备的结构件是关乎其机动性能、工程保障、能源消耗等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其中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材料尤为重要。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材料应满足机械性能优异,密度低、优良的耐久性、持久的寿命等特性,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由于环氧(Epoxy,简称EP)树脂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较低的密度、耐久性优良、成型方便等优点是符合工程机械结构件要求的最佳基体之一。碳纳米管(Carbon N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因其具有力学性能优良及杨氏模量与人体皮质骨相近等优点,在临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在人体植入物的个性化定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PEEK材料的熔点较高而热导率偏低,因此合理地选择PEEK材料在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的加工参数对增材制造植入物的力学
在温室效应的持续作用下,极地冰盖区域逐渐缩小,北极航道陆续开通,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开采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型石油公司所重视,北极正成为继中东之后的另一片热土。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采集、存储、运输将会带来对适用于极地作业的海洋装备的巨大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对极地海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安全作业的更高要求。海洋结构物与海冰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海冰物理及力学性质复杂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染治理、有机合成等领域,由于缺少相关设计参数、合理的研究方法及有效的动力学数据,光催化反应器的开发较为困难,因此该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本文利用实验和反应动力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等模拟方法,基于TiO2光催化合成和降解反应机理,分别对流场和光辐射场因素对TiO2光催化反应体系及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影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与排布是覆盖件设计和制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与排布主要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导致模具的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近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车企每年推出的新车型近上百种,这些新车型很多是在保持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注重汽车外观的变化,因此给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提出了新的挑战。覆盖件设计与制造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短板之一,为了满足汽车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电子器件也向集成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这对电容器及其使用介质材料的能量存储和输出能力提出了挑战。介电常数和击穿强度决定了电容器的充电能量密度,而充放电效率会受到电导率和弛豫损耗的影响。聚合物因其较高的击穿强度、柔性、易加工性和高效能,相比于陶瓷材料有着巨大优势,但目前常用的介电聚合物因介电常数过低,储能密度难以提高,应用受到限制。以聚偏二氟乙烯为代表
由于其较高的熔点、致密的结构、均匀的形貌以及优异的磁性性能,金属单晶微粒广泛用于航空领域,如飞机涡轮机、超音速飞机。镍粉用于涂层工业中的金属涂层,如公共卫生固定工具、汽车轮圈以及厨具等的镍涂层,也常用于镍铁高温超导磁合金中。本文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合成超细镍粉的溶剂热法首先,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和以丙二醇作为溶剂合成超细镍粉,并逐一研究了四种不同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产物改性的影响。通过扫面电镜和氮吸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