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县曾经为陈楚故地的中心区域,较为完整地保存与流传着多种民间美术,且地域本原特征较为明显。笔者就陈楚故地民间美术的代表--淮阳泥泥狗和沈丘顾家花馍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多方面研究,通过这“南白北黒”的经典遗存,结合具有地域图式特征、装饰风格和审美意蕴,对陈楚故地民间美术进行梳理和探究,把陈楚故地民间美术本原的诡秘、深沉、质朴、简洁、吉庆、超然物外的装饰风格运用于当代艺术设计,丰富到高校美术教育的课堂,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地域民间美术的遗存。陈楚故地的民间美术在历史演变、工艺传承和发展中,虽然使用的工具有了改良,但其制作工艺、装饰风格始终保持着本原特征,造型、色彩、制作通过不断积聚而浓缩成一种地域特征明显、装饰风格突出的审美意趣。它不但丰富了地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而且以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本土装饰风格。近年来其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量的增大,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社会的机械、理性、乏味,使得人与人交往的目的性增强,人情味淡薄;人们更渴望纯朴的、率真的、充满人情味的艺术和人际关系,因此充满着生命意义、神秘、率真、质朴而有情趣的泥泥狗、顾家花馍、布老虎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凝聚着创作者真挚感情的民间美术精灵自然地成为了艺术家和大众所共同追求的审美目标。陈楚故地的民间艺人们用最易得到的材料,直觉的表达着对生活的渴望、对神灵的崇拜。无论是泥泥狗、顾家花馍、还是布老虎、糖画都,在艺术的长河中不仅没有被消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仍保持着其传承延续的空间。曾经是孩子手中玩物的精灵,如今远远地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作为“文物”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时也表达着陈楚故地的人们对繁衍后代、祈福、纳祥的期盼,从而展现着质朴且浓郁的人情味和单纯性、随意性、意象性的地域装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