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肾藏精通关”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991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肾气内夺”立论的“调肾藏精通关”针刺取穴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优效性。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 60 例,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四病区,并按随机方法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神经等药物治疗,并配以治疗肢体运动、感觉症状的基本针刺治疗,作为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基础治疗外,以“调肾藏精通关”针法取穴,方案为前顶、金津、玉液、廉泉、旁廉泉、翳风、天突、膻中、通里、少商、大敦、丰隆、太溪、复溜、照海、绝骨等,配合补泻手法,后留针30min;对照组除常规基础治疗外,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予1.0mA强度治疗30min。观测每例患者2周,每周6次治疗。以治疗前与治疗后为观察时点,采用NIHSS评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为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将所记录数据录入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方式,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NIHSS评分、CRRCAE评分,不同失语症类型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具有齐同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无差异(p=0.054),所有60例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恢复均有积极意义,但不同治疗方法的选用对患者整体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  3.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 CRRCAE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治疗后CRRCAE评分(340.53±121.99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RRCAE评分(298.45±136.4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86.7%)高于对照组(73.3%)。可说明治疗组对中风后失语症语言功能恢复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4.治疗后,治疗组听理解能力(p<0.001)、命名表达能力(p<0.001)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复述能力(p=0.087)、文字图像阅读能力(p=0.355)的差异上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语言功能改善情况是不同的。  5.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中医证候改善,但两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p=1.000)。从改善率来看,在某些项目上治疗组的改善率要优于对照组,且整体上治疗组的改善率占优势。  结论:  以“肾虚内夺”立论的“调肾藏精通关”针法,对中风后失语症的语言功能康复有明显效果。对患者整体神经功能、整体中医证候方面,均起到了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设计开始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从艺术领域中独立出来,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两者开始也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是并不能把他们相互割裂开来.本
目的:  观察比较化痰逐瘀汤和常规疗法对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一个月发作次数的变化,评价化痰逐瘀汤治疗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
本文以跨维空间海报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索跨维空间海报的表现形式和特性,通过立体化海报设计、空间海报设计、复合形态海报设计三个方面来说明海报的跨维空间表现,针对其表现
本文研究目的:以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喜得镇为阳性对照药,运用先进的实验技术,重点观察了中药汤剂增智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浆血栓素B2、6-酮-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对真武汤证(肾阳虚水泛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进行分析、归纳,初步形成真武汤证(肾阳虚水泛证)的规范证候,为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海派旗袍,拖着“西风东渐”的沉重影子.随着国与国之间软实力较量的加强,海派旗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急需加深“中国化”符号,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与海派
目的:观察滋肾益髓汤对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患者服药前后相关量表的评分和安全性指标检测进行比较,评价滋肾益髓汤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探讨滋肾益髓汤治疗
研究目的:  明确薏苡附子败酱散(YFB)对UC免疫调节过程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相关因素及其平衡的调控作用,了解YFB对U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