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种常态。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偏误研究是横跨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两方面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大潮流,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令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设汉语课程来推广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因此,在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偏误问题时,分国家、分地区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学术界关于偏误分析的作品越来越多,大部分以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方式呈现,但也有少量的图书专著,《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立足于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运用了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和相关的分析原则,就一个国别(日本)的汉语学习者的相关语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研究,分章分节地对具体问题进行了阐述说明。但在细节上,有些地方还不够深入,有些地方又过于泛化。本文意在探讨《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一书中存在不足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偏误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总结了国内目前偏误研究的现状,分章分节地简要分析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即语法偏误、词汇偏误、篇章偏误和文化偏误,发现了该书的可借鉴之处和一些不足之处,并给予了一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