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高一的语文老师和新生都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初高中的语文学习应该如何衔接?老师会发现高一新生过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知识构架与高中的要求相差甚远,高一新生也会觉得高中语文高深莫测,难以企及。许多高一新生出现适应困难现象。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教学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出台,要求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应着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进行探讨。论文第一章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中缺乏核心素养的体现。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客观原因是国家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消极影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语文能力上出现断层现象、高一新生学习出现适应困难现象。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是教师的衔接意识不强、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心理处于过渡的关键期、对新环境需要适应、仍旧遵循初中的学习方法;客观原因为国家的初高中语文课标的差异和教材的差异。论文的第二章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转变。核心素养视域下对教师的教法的要求为:以学生为主体,深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促成教师的教法的转变可以做以下努力:加强教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转变教学模式,重视初高中语文的断层现象,妥善处理教材的衔接。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学生的学法的要求为:主动学习,提升思维素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促成学生的学法的转变,可通过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式来达成。论文的第三章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需要衔接的内容为:文言文的语法知识、词汇迁移能力、知人论世和拓展延伸等解读作品的方法,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意象意境、诗歌语言特点,现代文的多元探究文本主题的能力、对文本的概括能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为: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明确隐含读者、落实积累归纳,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多元探究、对答题角度进行分类整理、为零散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鉴赏、对景物描写进行鉴赏、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深度学习、关注古诗文背后的文化现象、举办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论文的第四章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策略。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需要衔接的内容为:议论文写作常识、议论文审题立意、议论文结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策略为: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特点、从仿写过渡到独立写作、从部分写作到整体写作,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教师提供作文模板、引导学生借助表格等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