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模式选择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这次金融危机对东亚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加速下滑,使得美国对东亚国家进口减少,各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储备贬值,一些国家的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等等。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区域国家遭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次打击。至此,东亚区域各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加快东亚货币合作的步伐也已成为东亚国家的普遍共识。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可行性和模式选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迫切性,指出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是削弱美元本位的需要,是维护东亚区域经济安全的关键,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现实选择。然而,目前深化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很多困难。东亚区域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历史发展等各不相同,东亚货币合作机制不完善,东亚区域缺乏领导核心以及合作进程中充斥着外界阻力等原因都阻碍着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本文应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单一标准研究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探讨了最优货币区的“欧元模式”、“美元模式”以及“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及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适用性,得出“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更适合东亚货币合作的结论。本文还指出,要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加强中国与东亚区域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往来等措施,积极发挥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模式选择,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东亚货币合作今后的选择模式上,本文分析了已有的“欧元模式”和“美元模式”以及还未发展成熟的“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并分别分析了其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方面的适用性,得出了“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更加适合东亚货币合作自身发展的结论;二是本文是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利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次金融危机这一新背景下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得出了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实现途径,具有较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玉溪市在“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下,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地级市为核心,依据政府间财政收支分配关系,对其所辖各区县实施财政领导,旨在以玉溪市为核心,带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而且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战略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重要。我国202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4.5%,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石油的需求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证券市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制度和信用制度不断演化融合的结果。作为一种制度和机制,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市场的核心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但它本身并不创造任何
环境污染是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扩张亦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非集约开发的典型事实。探究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及环境污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