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3~2004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24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戊聚糖含量、粘度值及相关性状的关系;在河南省各生态类型代表区安排固定基点,探讨对小麦品种、生态地点对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和粘度值的影响;对灌浆期籽粒中戊聚糖和粘度值的积累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在灌浆期籽粒戊聚糖含量动态变化呈现高—低—较高的变化趋势,籽粒粘度值在灌浆过程中动态变化呈“低—高—较低”的变化趋势。戊聚糖含量的积累和干物质的积累与粘度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戊聚糖含量和籽粒粘度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变异要大于总戊聚糖含量。粘度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品种和地区间差异表现出一致性,不同品种和地区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和千粒重均为决定籽粒粘度的关键因子。
3.各农艺性状通过间接和直接作用对不同品种小麦戊聚糖含量、粘度值产生影响。总戊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籽粒粘度值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遗传进度和较大的变异范围。总戊聚糖含量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总戊聚糖含量对粘度影响较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千粒重和籽粒粘度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