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首批国家试点生态低碳城(镇)。目前,大多已初具规模。生态低碳城(镇)的污水高度集中排放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然而给局部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并且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特殊的水环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水环境风险研究。
首先,基于科学性、独立性、可比性的原则,本文将水环境风险等级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构建了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
其次,分营养状况指标、生态学状况指标、特征污染物指标三类,筛选出23项水环境指标,选择16个监测点,对研究区域展开水环境监测;采用危害分析、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11项指标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国际低碳城水环境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估算龙岗河中COD、NH3-N、TP、TN的降解系数(K)、弥散系数(D),根据龙岗河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维河流污染物扩散模型;将模型与GIS结合,从时间和空间上预测NH3-N等污染物在龙岗河中的扩散规律,为风险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丁山河在流过研究区域生活集中区时受到了严重污染;龙岗河在研究区域入口处的TN、悬浮物、大肠菌群分别为11.71mg/L、29mg/L、8.65×104个/L,导致区域内水体污染严重;杶梓河在流经区域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污染。
(2)研究区域的水环境综合风险状况整体较高。除杶梓河上游河段外,营养状况风险均为高风险状态;除丁山河和杶梓河上游河段外,生态学状况风险均为高风险或中度风险状态;仅丁山河上游部分特征状况风险为高风险状况。
(3)丰水期时,NH3-N、TN、TP、COD在龙岗河中的K分别为0.195、0.183、0.181、0.210,D为45.9398;枯水期时K分别为0.151、0.144、0.148、0.155,D为7.0243。
(4)龙岗河中污染物扩散的规律表明:丰水期以迁移和扩散作用为主,而枯水期迁移扩散明显变小,以降解作用为主,持久性污染源会长时间使下游部分河段的污染物浓度远高于河流的平均值。
首先,基于科学性、独立性、可比性的原则,本文将水环境风险等级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构建了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
其次,分营养状况指标、生态学状况指标、特征污染物指标三类,筛选出23项水环境指标,选择16个监测点,对研究区域展开水环境监测;采用危害分析、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11项指标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国际低碳城水环境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估算龙岗河中COD、NH3-N、TP、TN的降解系数(K)、弥散系数(D),根据龙岗河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维河流污染物扩散模型;将模型与GIS结合,从时间和空间上预测NH3-N等污染物在龙岗河中的扩散规律,为风险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丁山河在流过研究区域生活集中区时受到了严重污染;龙岗河在研究区域入口处的TN、悬浮物、大肠菌群分别为11.71mg/L、29mg/L、8.65×104个/L,导致区域内水体污染严重;杶梓河在流经区域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污染。
(2)研究区域的水环境综合风险状况整体较高。除杶梓河上游河段外,营养状况风险均为高风险状态;除丁山河和杶梓河上游河段外,生态学状况风险均为高风险或中度风险状态;仅丁山河上游部分特征状况风险为高风险状况。
(3)丰水期时,NH3-N、TN、TP、COD在龙岗河中的K分别为0.195、0.183、0.181、0.210,D为45.9398;枯水期时K分别为0.151、0.144、0.148、0.155,D为7.0243。
(4)龙岗河中污染物扩散的规律表明:丰水期以迁移和扩散作用为主,而枯水期迁移扩散明显变小,以降解作用为主,持久性污染源会长时间使下游部分河段的污染物浓度远高于河流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