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穗肥对超级稻籽粒灌浆及物质转运的生理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zhich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稻高产机理及栽培措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现象在大穗型超级稻上尤为明显。如何改善超级稻弱势粒灌浆差、结实率低的问题,前人从剪叶疏花、施用外源激素、不同栽插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强、弱势粒灌浆差异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选用常规超级稻宁粳3号和籼粳杂交超级稻甬优1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施量的氮素穗肥处理,对其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群体光合生产、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内源激素变化、胚乳细胞淀粉粒和蛋白体进行观察研究,为破解弱势粒灌浆差难题提供依据,为完善超级稻高产理论与技术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NM处理(120 kg/hm~2)氮素穗肥能够有效协调超级稻穗粒矛盾,提高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灌浆期粒重,促进弱势粒灌浆充实,最终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产量。不同品种各灌浆时段对粒重的贡献率不同,宁粳3号各时期贡献率中期>前期>后期,甬优12号为中期>后期>前期,氮素穗肥对常规超级粳稻宁粳3号主要是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增加产量,而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甬优12号,主要是提高结实率来增加产量。不同类型超级稻粒重的决定时段有较大差别,宁粳3号强、弱势粒的粒重由花后10~20d灌浆速率决定;甬优12号强势粒粒重由10~20d的灌浆速率决定,弱势粒粒重由花后20-35d的灌浆速率决定。2.施用氮素穗肥能够增加超级稻剑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衰减率,提高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增加拔节后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促进抽穗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但NH处理(180 kg/hm~2)会降低抽穗-成熟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抽穗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表观转运量、表观转移率和对籽粒贡献率。随着氮素穗肥施量的增加,两品种的氮素穗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穗肥农学利用率先增加后降低,氮素穗肥生理利用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逐渐降低,单位产量吸氮量逐渐增加。籼粳杂交稻甬优12号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中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高于宁粳3号;甬优12号拔节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积累比率和积累速率、抽穗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表观转运量也都高于宁粳3号;甬优12号穗肥吸收利用率、穗肥农学利用率、穗肥生理利用率和单位产量吸氮量高于宁粳3号,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低于宁粳3号。籼粳杂交超级稻较常规超级稻有更强的光合生产力、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优势,但获得高产对氮素需求量大。3.NM(120 kg/hm~2)处理可以促进宁粳3号弱势粒和甬优12号强、弱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增长,促进两超级稻品种胚乳细胞增值,增加强、弱势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两超级稻品种强、弱势粒内源IAA、ABA、Z+ZR、GA1+3含量随氮素穗肥施量增加而增加。氮素穗肥主要增加了强势粒灌浆前期蛋白体的数量和灌浆中期淀粉粒的密度,增加了弱势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粒的数量,推迟了淀粉粒高峰出现的时间。强、弱势籽粒内源IAA、ABA、Z+ZR、GA1+3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和蛋白质积累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新疆棉区温光资源丰富,气候生态类型多样,具有生产多种类型棉纤维的优势。本研究针对新疆棉花品质好,但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开展新疆棉花品质与温光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新疆棉区棉纤维品质生态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实现新疆棉花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用南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较大、品质性状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于2002~2004年,分别在石河子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和在全疆23个试点进行多点
  本文以辽宁省常用的来源不同的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个杂交种为试材,采用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各杂优群自交系及其杂交种形态
为探明不同源库比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2002~2005 年在大田条件下,结合盆栽试验,设计减源25%、50%、75%,减库25%、50%、75%和对照7 个处理,进行了人工改变源库比例的试验。本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基地和作物高产生理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丰花1 号减源25%和减库25%提高了荚果产量,其余处理的荚果产量均低于对照,而鲁
鸡骨草是一种豆科药用植物,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腹水,除配方药用外,也是我国出口中草药品种之一,故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研究根据目前鸡骨草人工栽培中存在的通过多
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必将成为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面源污染是目前危害全球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渐减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最为重要而且分布相当广泛的污染源。 长期以来,农民认为多施肥就能获得高产,所以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过量施肥(主要是化肥)以求达到作物产量的提高。由于化肥使用量的逐年增加,且无机化现象愈来愈普遍,化肥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