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冥想状态为辅助测试手段,运用最新的经颅磁刺激(TMS)技术,从客观方面研究健身气功练习对大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利用经颅磁刺激仪探测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普通大学生及参加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大学生的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研讨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大学生手背部肌肉电生理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实验法是选取24人,分成两组,每组男女各6人,其中实验组是从2012-2013年第一学期选修气功课的学生中选取的;对照组是平时很少运动,并且从来没有参加气功课及相似运动的学生。实验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验前TMS测试阶段,主要包括讲解冥想练习的做法和TMS测试的三种刺激条件(基础值、意守导引、专注冥想)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验前的TMS测试。第二阶段是实验的进行阶段,即是受试者中的实验组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其每周练习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十二周。第三阶段是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效果的TMS测试阶段,即是将全体受试者召集起来进行冥想的复习,然后再次测试其在TMS测试的三种刺激条件(基础值、意守导引、专注冥想)下的运动诱发电位。第四阶段是数据整理和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TMS测试的具体操作是将TMS的8字形线圈刺激器置于左侧脑部皮层运动中枢进行刺激,刺激信息沿神经传导通路传至右手手背部肌肉,使其产生运动诱发电位,利用表面电极接收手背部肌肉的运动诱发电位,分析手背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振幅数据。研究结果:1.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1.1健身气功组实验前、不运动组实验前后在三种刺激条件下进行组内潜伏期数据的比较,其规律为:专注冥想>基础值>意守导引;而健身气功组实验后潜伏期数据的规律为:基础值>专注冥想>意守导引。1.2健身气功组实验前、不运动组实验前后的三组潜伏期数据在三种刺激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3健身气功组实验前后的潜伏期数据进行比较,这两组数据在三种刺激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在基础值、意守导引和专注冥想三种刺激条件下均出现显著性下降。2.运动诱发电位振幅2.1健身气功组实验前后、不运动组实验前后的振幅数据进行组内三种刺激状态的比较,其规律为:专注冥想<基础值<意守导引。2.2健身气功组实验前、不运动组实验前后的三组振幅数据在三种刺激状态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3健身气功组实验前后的振幅数据进行比较,这两组数据在三种刺激状态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在基础值状态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意守导引和专注冥想状态下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研究结论:1.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可以使练习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2.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可以使练习者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变强。3.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使练习者将意念集中到做“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时中枢神经系统保持浅层次兴奋。4.12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使练习者将意念集中在身心放松、意念内观时其大脑皮层进入进一步抑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