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详细解读影响中美两种广告语言的一些主要文化成分。通过这样的解读,希望能建立并加强人们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尤其是广告语言的创作和翻译的能力。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总体来说,几乎所有关于文化的定义事实上都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个是物质层面;第二个是社会制度和习俗;第三个是精神层面。本文所关注的正是最后一个层面。
基于上述分类,世界观,由于其在精神作用中的指导地位,不可避免的成为广告文化成分探讨的第一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一直分别被认为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代表。中国哲学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天人合一;而美国哲学却主张天人相分。因此中国文化强调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而美国文化强调人的力量和知识,突出科技的作用以及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世界观上的不同在中美广告语言中有很明显的反映。
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人类文化最复杂的体现。跨文化交际领域里的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思维方式以整体和图形式为特点。因此中国文化主张主观性驾驭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主观化,自然人文化,着重于人的主观看法,强调主观作用及其重要性。这种思维方式在广告语言上的体现就是很多综合概念和整体模式的运用,而忽略逻辑分析。相对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美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则被认为是源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传统的线性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美广告语言上也有体现。
价值被定义为一系列为一群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种社会状态或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比其他社会状态和行为方式更加赞赏、更加喜欢的持久信念。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维度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霍夫斯泰德曾提出说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不同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次,中美广告语言的不同还体现在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而美国文化则以信息为先。同时高低权利差距反映在中美广告语言中,其表现形式为中文广告有明显的权力崇拜的痕迹,而美国的广告则极力追求人人平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到目前为止,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最具影响。高背景文化在沟通过程中的反映,是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或大量信息隐含在某种个体特性之中。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信息必须要明确的传递出来,以此来弥补语境内外所丢失的信息。这一点对中美广告语言也有很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