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投资开放对我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今天,我国这个“经济大国”依然离真正的“经济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已不合时宜,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成为时代的呼声。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生产效率的代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工业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行业,其生产率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便是研究贸易和投资开放对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选取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外资部门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以及R&D经费的投入强度来研究上述变量对TFP的影响。先对研究TFP的计量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进行梳理,然后以广泛接受的前述四个变量建立经验性模型,并代入1997-2007年工业行业27个细分行业的各项指标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贸易(主要是出口)、投资的开放和R&D投入强度的不断加大,能显著促进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它们与TFP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在1997-2007年我国贸易中的进口方面,对TFP的拉动作用却并不明显。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是我国1997-2007年间工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或者说,在1997-2007年这段时间内,我国工业生产率的大部分可以由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来解释。另外,1997-2007年间,就影响效果而言,出口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TFP的促进效果无论是在整体工业行业还是在各细分行业中都表现得很明显,但就利用FDI在中国工业行业数据上的表现来说,它对工业生产率提升的力度不如出口扩张对工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同时,在对比本文附表所列出的详细行业数据后,我们发现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对工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多数细分行业中都有所体现。最后,本文试图从“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方面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来达到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在当代社会早已毋庸置疑,它是推动一国及一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R&D投入是技术创新的
2000多年以前,全世界有两大经济中心:欧洲的罗马帝国以及亚洲的汉王朝,而当时的汉朝帝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在那个的朝代,中国诞生了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瓷器